可以这么说,叶尘的回答包括了佛家以及文道,前面的回答是佛家,后面的总结是文道。
虽然后面的文道总结有些过于简单,但众生在文道中本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解释,就算是大儒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或许半圣都不能给出一个答案来,因为众生二字只能体悟不能言语。
可是文道历来修士都愿意接触众生有关系的东西,原因无他,这是文道大成的必经之路,早晚都要接触,只要修为和感悟到达了一定程度,接触众生并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反而可以在接触中对文道的感悟更上一层楼,但并没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了解。
叶尘这样简短的回答没有任何错误,要说出一个不完美的点,只能说他的回答太过简陋,甚至是直白,没有任何的深意,但这确确实实是属于文道的回答。
其实文道与佛道两家有很多的互通之处,所谓佛本是道,两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源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两个流派而已。
所以要挑出叶尘的毛病不是件容易的事,最主要的是叶尘把佛道的回答说的太深奥了,导致很多人在心中都莫名其妙的认同了下来,反而文道的回答不是那么重要了,只感觉叶尘懂的真他娘的多。
柳青在心中不断的否认,不敢相信叶尘竟然连佛家的东西都知道,怎么可能呢?那页佛家书籍不可能随处可见啊?
议论声中,苏常回过神,神色颇为激动,问道:“叶小友可是对佛道有所涉猎?”
人们停止了议论,都瞪着眼睛看着回到座位的叶尘。
叶尘微微点头:“有所涉猎,但不是太深。”这是真话,在前世,叶尘对佛家与道家其实都比较感兴趣,佛本是道,他是知道的,所以读了不少两家的书籍,尤其是前世的网络科技,想查什么查不到啊?所以对于众生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
苏常感叹道:“想不到,真是想不到,你如此年纪竟然可以了解佛道,真是不可思议,方才听你的回答,对佛道的感悟明显比老朽还要深,小友,挑战结束,老朽可否像你请教佛道的事情?”
观看席以及青松书院的人:???
苏常作为天墉城文道会的会长,他竟然在叶尘面前自称老朽?
观看席有人喊道:“苏会长,叶尘的回答到底对不对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