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皇帝见辛然和沂王赵昀这一桌安排好了之后,说道:“今日乃是太子的寿诞,众位爱卿与朕共饮一杯,为太子添寿。”
众人见皇帝举杯,自是不敢怠慢,急忙起身,同声道:“恭祝太子殿下福寿延年。”
太子赵竑见皇帝亲自和众大臣一起为自己祝寿,急忙起身,对宁宗皇帝深施一礼,道:“儿臣寿诞,劳累父皇前来,实在不敢当,儿臣再次恭祝父皇万岁,大宋江山永固。”
宁宗皇帝道:“太子不必多礼,你是大宋之储君,礼当如此。”
说完一挥手,让太子赵竑落座。
又道:“今日朕到此,主要是为太子祝寿,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昨晚在御书房读辛弃疾爱卿的“美芹十论”,恰巧辛弃疾爱卿的公子也来到宫中,辛爱卿为朕解释了这“十论”,朕听后真是受益匪浅,朕觉得这“美芹十论”真乃治国之宝典。”
宁宗皇帝说到这里,转身问太子道:“太子,你乃是国之储君,对这“美芹十论”有何看法?”
太子赵竑见宁宗问到自己,急忙起身,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治国还的靠父皇平日的教诲,至于这“美芹十论”,儿臣以为这“十论”之中也就第十论“详战”有可取之处,其他九论皆书生空谈,不足为取。”
宁宗皇帝听太子这样说,就问道:“太子为何如此认为?”
太子赵竑说道:“当今天下,大宋和金国南北对峙,兵者乃是国家第一大事情,说其他没有任何意义,而这“美芹十论”之中只有第十论“详战”谈到的乃是对金的出兵方略,对我大宋以后出兵北伐也许有些借鉴意义,所以儿臣认为只有这一论尚可。”
宁宗皇帝听完,未知可否,对沂王赵昀道:“沂王,你对此“美芹十论”有何看法。”
沂王赵昀见宁宗皇帝问到自己,也急忙起身,对皇帝施了一礼,道:“父皇,儿臣以为,刚才太子所说的确有其道理,但是儿臣也有一点和太子殿下的不同之处。”
宁宗皇帝听到沂王这么说,不禁眼睛一亮,问道:“你有何见解,说来让朕和众大臣听听?”
沂王赵昀答了一声:“是。”
然后就道:我大宋自从南迁之后,只剩了江南这半壁山河,然众多的大宋好男儿都不忘为朝廷收复疆土,还我故都而效力,所以辛弃疾大人写下了这“美芹十论”,这“十论”陈述的乃是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华夏的大计方针;
而这“十论”仔细读来,其实是息息相关,缺一不可的,单靠某一论其实并不足以成事,所以依儿臣看来这十论当中的第一论审势,第二论察情,第三观衅乃是这十论之中的宏观大论,为这十论的根基,可为我大宋对金国的大的长远战略;第四论自治,第五守淮,第六屯田第七论致勇,第八论防微,第九论久任可为我大宋强国富民之法;这个第十论详战乃是建立在前九论基础之上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做好前九论所说的事情,才可以去按照第十论中的策略去对金国发动北伐,赢得胜利;
因此,儿臣认为,此“十论”乃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需要为政者仔细揣摩其中精髓而用之,而不是用其形。“
听沂王赵昀说完这些,宁宗皇帝微微一笑,似乎是有些赞同沂王赵昀的意见,但是却没对沂王赵昀的说法下个定论,而是问坐在沂王赵昀身边的辛然道:”辛爱卿,昨晚你我也曾对这十论畅所欲言,依你看太子和沂王赵昀两人的见解究竟谁的好呢?“
辛然毕竟是第一次出席如此重大的场合,见到宁宗皇帝突然问到自己,众人也都盯着自己,略微有点紧张。
这时候辛然忽然听见站在陈文端身后的陈明用“传音如密”的功夫对自己说道:“大哥你不必紧张,我看当今皇帝对你和你父亲都是挺欣赏的,你就按照自己的意思照直说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