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下的路上,一个风尘仆仆的少年公子正在策马前行,此人正是辛然。
原来辛然在离开山谷之后,想起了师傅郑礼曾经和自己说过,这史弥远借口自己在金国,就污蔑自己说自己已经投靠了金国,是金国安排在大宋的奸细。
这件事情,可是有损自己的名声,而且一旦坐实了,只怕自己的亲朋好友都会受到伤害,因此回到大宋去处理这件事情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这一日的半晚,辛然就来到了距离大宋和金国边境不远的一个名叫洪门渡的小镇子。
小镇不大,大概也就一百多户的人家,由于地处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客商非常的多,倒也挺繁华的。
辛然下了马之后,拦住了一个行人,问明了镇子上的客栈的所在地,就牵着马匹走去。
走在去客栈的路上,只见街道的两旁行人倒也挺多的,都在叫卖各种吃的,用的以及各种辛然不太熟悉的货物。
此处如此的繁华,倒是蛮出乎辛然的意料之外的,辛然心想:这里离两国的边界已经不太远了,想不到这里竟然还挺繁华的,这说明金国的皇帝虽然是马上得的天下,倒也还有马下治天下的能力,倘若大宋和金国之间能够保持和平,没有战乱的纷扰,这老百姓的日子应该会过的不错的。
辛然不禁也是感慨万千,这天下如果一直太平该有多好啊。
小镇的客栈并不远,辛然一边走,一边想着事情,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小镇的客栈。
只见客栈的门头上写着:“四海客栈。”
客栈的规模不大,看到辛然走来,就从里面走出了一个丰润犹存,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女子,满面笑容的对辛然说道:“哎呀,这位小兄弟,你是住店吧。”
说完之后,还没等辛然答话,就对里面的吼了一声:“李老二,赶紧的滚出来,替客人把马匹系好。”
很快,就从屋内走出了一个弯着腰,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年纪的男子,见到这个男子出来了,这个女子开口就骂道:“我说李老二,老娘每日里好吃好喝的养着你,你却越来越懒惰了啊,这客人都上门了,你还在店里不出来迎接客人,难道想让老娘把你赶走不成。”
这李老二听这个女子骂自己,倒也不是十分的生气,反而是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开口辩解道:“老板娘,您不要生气,我估计您是舍不得将小老二撵走的吧。”
说完之后,这李老二牵过辛然的马匹,去系在客栈的马厩里面。
看到这个李老二走了之后,这个女子就一把拉着辛然的手,乐呵呵的说道:“小兄弟,让你见笑了,咱们赶紧进去吧。”
说完之后,就要拉着辛然往店里走。
虽然在金宋那个时候对男女之别和授受不亲的礼节不是很讲究,但是辛然乃是世家的名门弟子,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修养自然高于常人,这虽然入了江湖,但是猛的有一个女子在公众场合拉着自己的手,却也感到不是十分的自然,就轻轻的将手从客栈老板娘的手中抽出来了。
老板娘见状,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又回头看了看,然后对辛然笑了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