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一听也对啊,看来不过是个长相相似的人。陈岩说:“哥,你既然回来了,咱们聚一聚,吃个饭吧。”
李松只好说抱歉了:“对不起啊,我马上又要走,以后再聚吧。”
陈岩只好说:“那好吧,你多保重。”于是挂断了电话。
李松不敢耽搁,拧动陨石,传送回了洛阳城外。这次在现世界只呆了1个小时,新世界才过了一天多。
李松没料到的是,若干年后,他跟陈岩的这个通话,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困扰。
回到新世界后,李松请张华和工部尚书裴秀来家里一叙。
两位到来后,李松说:“自印刷术施行以来,用纸量大增啊,市面上的纸都不够用了。”
张华、裴秀点头称是。裴秀问:“安宁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他已经猜到,李松既然谈到这个问题,肯定有对策了。
李松说:“是啊,我这里有用竹子造纸的办法。”说着将《天工开物》中记录的造纸方法递给他们看。
原来,这种造纸法,是先要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
再加上树皮、麻头、旧鱼网等植物原料后捣碎,然后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
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这一步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最后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裴秀不愧是工部尚书,他看了一会就明白了,这种方法造出的纸,应该质量更好。而且南方大量出产竹子,不用担心原材料不足。
张华对于具体的造纸术并不是太了解,经裴秀讲解后也明白了。他不由得很感激李松,又给朝廷提供了一个好项目:“纸可是需求巨大啊,以后这造纸也能贡献不少财政收入了。”
李松说:“那就有劳张大人和裴尚书了,请尽快奏明朝廷,建起这样的造纸作坊,以后要用纸的地方多着呢。”
裴秀说:“安宁侯放心,这样的好项目,工部自当尽力而为。”
随后两人高兴地离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