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木晴晴的打赏。)
杜长平相信妹妹的眼力,她说那家琉璃制坊的东西有了火候,那就是有潜力的,至于为什么生意会不好,人家肯不肯卖,那由他这个大哥出面就行了!
有名字有地址,杜长平这就下楼准备,他得回去查查账,收购一家琉璃制造坊多少钱才合适,用不用动他压箱底的。
看大哥又匆匆下楼,杜若香长吁口气,那赵家的确是她几个月前闻味找到的,但之所以留意他们家,是因为上一世他们家被杜家收购了,她后来负责设计的琉璃首饰,就是由赵家的主人赵大渔亲手负责。
赵家烧制琉璃的手艺是祖传的,但他们烧不出那种像进到宫里的茶具那样通透的,更别说上面还有栩栩如生的纹饰,他们好象是因为家境的关系,做琉璃的器材原料什么都无法买好的,更不能花大手笔实验。
赵家具体的情况和他们为什么愿意被杜家收购,并给杜家工作,杜若香并不清楚,她上一世不过是设计些饰样,谈生意的事本不是她能管的。
让杜若香印象深刻的,还是赵家做的琉璃,他们家做的琉璃的确不能当稀世珍宝,他们拿手的是做小件首饰,成本少质量不大好东西便宜,但小件饰品都不难看,而且用坏了一丢也不可惜。
所以挺合适大哥现在开的小店,所以就算应该是两年后赵家才签约了杜家,那现在提前让她给了大哥也没关系,大哥将来也是杜家的继承人呢。
……
杜长平这一忙就足有半个月,半个月后他约了杜长宁一起来找杜若香。
被大哥事先说了是与兄妹三个都有关的大事,杜长宁难得没有捧着书边看边听大哥说话。
杜长平先说赵家的事。赵家手艺祖传因为钱少没法做大这些杜若香原来就知道,她不知道更详细的,而杜长平这回是打听好了,而且到官方签了合同,以后赵家会只给杜长平的店供货,并分红。
赵家的琉璃只能做小件并没法做通色一体的。也是他家几代人的憾事了。只是这试验花钱太多,他们改进费不起那钱了。
杜长平还拿回来赵家烧制的一对琉璃镯,分别递给弟弟和妹妹,让他们亲眼鉴别一下优劣。
杜长宁虽然一心都在书上。但好歹是珠宝皇商家长大的,从小耳濡目染的见识比一般有钱人家的少爷要强,他看这镯子其实就是半透明的白色。只有最外面一层才带了红的绿的蓝的各色彩。
“赵家烧制不了全色的?”杜长宁用衣袖用力擦擦镯子,倒是不掉色,“上色还挺牢。不过单这样的镯子卖不了多少钱。”
“的确,”杜长平点头,“赵家人主要的劣势有两个,一个是他们不会做生意,一个镯子该买什么钱,遇上人讨价还价就糊涂了。二是他们不会刻模具和设计饰样,做的镯子全都是扁的。钗子也是一条直线,上面一点纹饰都没有。”
杜若香恍然了。难怪赵家同意签给杜家,他们家根本就不会自己做生意。
杜长平再又拿出几张纸:“这是我们签的合同,你们看看。”
杜长宁接过来,与杜若香一起看,合同具体列了十几项,大概内容是赵家做的琉璃只能在杜长平的店里买,杜长平提供烧制琉璃的模具样式,这具体每月买多少又能制多少,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再具体定。
赵家按制造和卖出的具体数目分红,如果半年内收益双方都满意,杜长平可以再出钱资助赵家,实验能不能烧出更好的琉璃。
合同一签就是三年,三年后再决定是否续约。
赵家日后的确会进步的,所以杜若香看合同写的是分红有点遗憾,而且只签了三年,三年后赵家手艺好了会不会再和大哥续约呢?当年杜家签约,可是签下了赵大渔,他在杜家的身份如王师傅、高师傅那样,老板不开口他们想走都不能,而且是几乎一辈子不能离开杜家再替别家工作的。
是大哥现在的眼力看不到赵家未来的发展,还是因为他现在的年纪让赵家人信不过呢?
合同已经签了,上面还盖了官方的印,杜若香也不好再说什么,而且这是大哥头回自主办的事,相信他也不愿意听妹妹泼冷水。
杜长宁则根本不会想那么多,说实在的,他也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子,所以现在他在意的是:“合同签了店就可以开了,你不忙开店找我们看合同干什么,难道这事还用我和三妹妹帮什么忙吗?”
杜长平笑得正中下怀:“可不是需要你们吗?不然我哪敢耽误你二少爷苦读?”他从袖中在取出一张纸,“这是我新店的店名,你们看看…”
“宁香首饰店…这是我和三妹妹的名字啊,大哥这是你想的店名?”杜长宁是无所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