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不算宽敞的站台,到处是赶着上车或者刚刚下车的人群,这里拥挤而嘈杂。
往来的人群,听起来像是鸟叫的伦敦腔,落后的科技,无一不显示这里是90年代的英国。
姜恒一边推着行李,一边左右观看,似乎在寻找什么。突然,他眼前一亮,那边的站台两侧,挂着两个大牌子,上面用数字写着大大的9和10。
好了,时间倒回七天前。让我们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恒,东山人,身高一米八,体重80多公斤。长的浓眉大眼,鼻高口阔,不帅,也不难看,放在人堆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汉子。十岁的时候随父母来到江浙,就在华金市安了家。
高一的时候,父母双亡,家里奔丧的亲戚以他年龄幼小为由,把能占的便宜都占尽了。姜恒没哭也没闹,只是自绝了六亲,从此无牵无挂。今年夏天高中毕业,考上了传说中的华夏人民大学。乘着还有三个月的开学时间,在横店影视城跑龙套,一边满足自己的兴趣,一边赚点外快。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平平淡淡,可能姜恒就会在这平淡的日子里迎来自己的大学,然后毕业找工作,娶妻生子,一辈子可能就这么平淡的走下去。但是,七月底的这天,姜恒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
姜恒记得,那天是中午,碧空万里,太阳晒得地面发烫。自己正坐在树荫下等活儿,顺便吃着热腾腾的肉包子。
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妇人。
这位老太穿着一身褐色的衣裤,以姜恒的眼力没有看出是什么牌子的,看上去六十大几了,鹤发童颜,看上去慈祥中带着威严。拄着一个一人高的龙头拐杖,缓缓走过来。
“应该是个旅游的吧!”姜恒下意识的想到。
然而,这位老太刚走过姜恒的身边,竟是双腿一软,倒在了地上。
这可把姜恒吓了一跳。他赶紧放下手中的吃食,走过来要扶起这位老太。
“唉!姜恒!你别管!”旁边有熟识的群演赶忙拦住他。“你看看,她早不摔晚不摔,偏偏在你跟前摔倒,我看啊,没准她是个碰瓷儿的。”
“嗨!刘哥,我这么个小年轻,又是个群演,一个苦哈哈,她能讹来什么?放心吧,没事的。”
说着,就将这位老太太扶了起来,搀到了树荫底下。又摸了摸她的额头,看了看她发白的脸,应该是中暑了。
姜恒倒了点水在手上,弹在了老人的脸上,又拿出随身带着的藿香正气水,给老人灌了下去,之后开始掐人中。
没过两分钟,这位老太缓缓睁开了眼睛。
姜恒一边用手给老太太扇着风,一边询问是否需要送老人上医院。老太太摇了摇头,喝了口姜恒递过来的矿泉水,说了声谢谢。慢慢的从口袋中拿出手机,给家里人打了电话。
原来,老太太和家人来华金市办事,今天自己过来横店这边参观参观,谁知道热的中暑了。在等家人的过程中,老太太一直夸赞着姜恒。
“小伙子,不错啊!难得你这么好心,你就不怕我是碰瓷儿的吗?”
“大娘,我就是一个群演,一没钱二没权,您能讹我什么?再说了,我看您慈眉善目的,不像是做坏事的人。”姜恒抿了抿嘴,“就算您老真的要讹我,这不还有摄像头呢么。”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好人会有好报的。”老太太拉着姜恒的手,感叹的说。
嘎吱~~,一声车轮响,一辆汽车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光头男人。
“娘!您没事吧?”中年男人赶紧过来搀扶老太太。
“行了。三儿啊!我身子骨还硬着呢!今天那,是把我热着了。要不是这位小伙子,今天还不知道要受多大的罪呢!你快代我啊,好好谢谢人家!”老太太扶着拐杖站了起来,“对了,小伙子,说了半天,还没自我介绍呢。我娘家姓董,你就叫一声我董大娘就行,你叫什么啊?”
姜恒看的出来,这位董老太应该是执掌大权多年,言行话语很有气势。顺势冲几人点了点头,“大娘,我叫姜恒……”
话音刚落,那光头中年快步上前抓住姜恒的双手,
“兄弟,这次多谢了。我姓黄,大号三山。这次多亏了你啊,要不然我老娘还不知道要遭多大的罪呢!”
说着,冲后边保镖模样的人一伸手。保镖会意,从车里取出一个大信封,递给了黄三山。
“兄弟,我没有别的拿的出手的,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