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中,陶谦丧期已过,刘备已经在州牧府中处理徐州政务。
曹军虽已退回兖州,但徐州这两年饱经战火,加上今年又遇大旱,整个徐州犹如千疮百孔,现在一切都需百废待兴。
刘备穿好衣物,带着几位亲自卫走出府门。
如今庄稼受战火旱灾影响,今年徐州粮食欠收严重。自己需要出城看看,若是可以,就和百姓们同甘共苦挖掘沟渠。
此时刚出府门外,便见不远处,有一年轻儒士脸上含有病色,身上衣物颇为寒酸,身边只有一匹瘦马,蹲坐于路边。
刘备看到,心中颇为不忍。心中猜测,这人应是一位四处游学的寒门士子,看其情况,应该是盘缠用尽,无处安身。
刘备迈着方步走上前,去扶起那青年儒士,脸上带着关心:“你是一个求学的士子?”
那青年儒士看着从州牧府中走出的刘备,见刘备对自己言语诚恳,稍一犹豫,便点了点头。
“如今这个世道混乱,我知道你们这些求学士子四处求学,在外颇不容易,这些许钱财就留给你作为盘缠之用,希望你日后能好好求学,学到真本事,为国家效力。”
说完,刘备从自己囊中取出大半金钱,交给那青年儒士手中,便欲骑上马匹,准备去城外视察灾情。
“且慢!”只见那青年儒士急忙叫住了刘备。
那青年儒士见刘备停下,又不卑不亢的道:“我观阁下从州牧府中出来,阁下应是官府中人吧?”
这时刘备身边的亲卫倒颇为自傲的道:“这是我家主公,徐州刘使君。”
那青年儒士听完,也感觉到惊讶,看此人穿得一身衣物,颇为普通,本以为这人不过是徐州某一小吏罢了,想不到居然是新任的徐州之主,刘备刘玄德。
之前就曾听闻刘备此人颇为仁义,今日一见,果真如传言那般。
那青年儒士近距离观察这个新晋徐州之主,只见此人身高七尺有余,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唇若涂脂,面如冠玉。
给人第一感,便觉得亲易平和。
青年儒士看着眼前的刘备,拱手一礼道:“在下颍川郭奉,见过刘使君!”
“颍川人士,怎么来到徐州了?”刘备放下马鞭,走到郭奉身前,心中疑惑,这徐州之前一直再与曹军交战,一般的学子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到徐州求学。
那郭奉看着眼前的刘备,闻言心中微微发苦,自己本来是应好友之邀去投奔那曹操的。
听闻曹操率大军正在攻伐徐州,便不远千里,弃那河北袁绍来到徐州,见一见好友所提的雄主,谁知道此时曹军已被刘备率军打的节节败退,更让人无奈的是,那曹操与好友根本就不在此地。
为了躲避被战火波及,便跑到了这彭城,本来还以为盘缠足够,可是这一战打了数月之久,盘缠也渐渐用尽。
正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刘备却以陌生人的身份伸出援手。
“奉本欲从青州回乡,路径徐州,只是盘缠用尽,不得不停留于此。”
“我看你脸色欠佳,一路吃了不少苦吧?”
看着刘备脸上那真挚的关怀,郭奉内心颇为感动:“如今兵慌马乱,奉一路走来的确颇为不易。”
天意弄人,本来自己欲投奔好友所提的曹操,想不到最终却在这彭城遇到了刘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