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中休整了两天的十四军孙殿英部开始继续往前行进;这次他们定的行军方式是一前一后,潘鸿钧的第二十四军在前、孙殿英的十四军在后,两者相距15公里路程,这样就能形成犄角之势,如有一方被伏击或者包围,另一方就可以迅速驰援,然后两者在一起夹击。如果两者一起被包围,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的,要包围他们战线拉的太长,除非有十倍于他们的敌人才有可能,而显然他们认为护卫军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如果章健在此绝对会大喊一句,“天助我也!”当然不是说他们的行军安排有问题,而是这个行军方式是对部队之间的信任和配合是有很大考验的,如果两个部队中间哪个掉链子了,那剩下的一个可就逃脱不了被聚而围歼的下场。不过显然他们没有意识到相关的问题。
孙殿英原本是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孙庄村人,从小出生贫寒他喜欢闯荡江湖,广结**恶棍、军警胥吏。在20几岁时投靠盘踞于安徽省亳州城的姜桂题部下后。至此,开始了他碾转于河南与安徽两省之间的高升之路,直到1925年率部来到山东济宁被张宗昌收编。
所以说孙殿英本人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了,但这次他所看到的一些景象还是将他给惊到了,想起以前自己家乡和自己在河南、安徽以及山东其他地方所见到的,那田地都是散落的,田与田之间可说是基本没有什么水利设施,完全是靠农民们自己去挑水。
可在这个护卫军控制的地方竟然完全不同,大规模的土地并非那种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的,而是不断出现。大片田地中间的间隔要么是不适合耕种的农田、要么是那些高高的山头,而且就是那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也是覆盖了大片大片的树林。孙传芳甚至还看到了一些地方成片的种植者茶树和一些果树,尽管那些茶树和果树看上去都应该是刚种上去没多久的,但小树总会长大的。
农田中的景色也是非常不错的,尽管农田中的作物已经被收割了,但看着这一片一片整齐的农田还是让孙殿英感到很舒心。只是唯一感到遗憾的是田中没有农民,更没有百姓夹道欢迎“王师”的景象,这令他有点不高兴。同时也令他感到担忧,根据他这么多年的经验,百姓躲兵灾是并不罕见的,但不管如何总会有些看热闹的,而现在行军已经一天了,却没有看到看热闹的普通百姓。
放下这些思绪,孙殿英看着天空,眼看着日头已经快要下山了,而且部队走了快一天,也累了。所以孙殿英立刻叫来探子,“前面可有村庄之类的可供扎营之处?”
探子立刻答道:“禀报军长,前方不远处有一个无人的村庄,我们已经进去看过了,没有发现任何危险!”
“周围有没有发现那帮护卫军的踪迹?”孙殿英追问道。
那个探子神色也是有些不解的答道:“周围十里内我们都已经仔细探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敌军的踪影。”
“好了,我知道了。你去通知前面的潘军长高诉他我们今晚的驻扎之地,同时将潘军长的驻扎之地搞清楚然后回来报告!”孙殿英有点心烦的说道。
看着探子骑着马风驰电掣而去,有些军官靠了过来讥讽道:“军长,你说那些叫护卫军的匪众是不是看到我们三路大军围剿吓得躲起来了,不敢出来迎战啊!”
听到部下们的讥讽让孙殿英那烦闷的心情有了一点调剂,变得稍好了一点,于是开着玩笑道“是啊,我也希望他们是真的怕了、躲起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直捣黄龙了,我们也可以早点领功受赏不是!”
语音刚落,身边的那些军官们更是连连点头表示同意。没办法人性就是如此,没有人不希望能不劳而获的,即使这很扯淡!
在孙殿英一行人在商量着护卫军的表现时,却不知在他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内却一直是有着几双眼睛盯着他们,同时手里的笔还在不断记载着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