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视察完了一个又一个的阵地后,十一师长师长杨虎又回到了第一防线处。
这时,不远处有两个士兵正聚在一起商谈着什么,根本没有注意到后面师长杨虎的到来。
“老王同志,你说日本鬼子打仗怎么样啊!我听说他们可是强国,而且在以前还打赢过同为帝国主义国家之一的俄国,渍渍!”一个士兵开口向旁边的一个老兵问道。
“这些我也听说过,但那又如何,他们也还是人,和我们一样只有一双手和一个脑袋,可并没有三头六臂!所以我们一定能打赢他们,因为我们必须打赢,如果一个人不够拼,那就两个上、三个上,只要我们不死,他们这些日本鬼子就休想占领我们的家园!”那个老兵头也不抬的直接回到,同时手中还一直在擦拭着已经是发亮的一杆步枪。
“对我们一定能胜利,因为我们后面还有着三千万的山东父老以及我们的亲人在期盼着我们打胜仗!”听完老王的话后,那个新兵也是肯定的说道,随即他立刻就是拿起手中的枪支小心翼翼的擦拭了起来。
而后面一字不差的将两人的对话听到了耳中,这让他不禁感到有点高兴和担忧,高兴的是人民军战士们都是抱着必胜之心,担忧的则是人民军对日军缺乏了解,他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和日军对垒,且大部分士兵所不定都是第一次见到日本人。而且日军本身过去几十年的战绩又是很辉煌,特别是对中国来说,自甲午战争失败后开始,中国就没有打赢过日本,这份骄人的战绩对人民军中不了解具体实情的士兵来说,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可不容小视。
所以杨虎在经过短暂沉思以后,为了加强部队对日军的认识,避免部队在战斗过程中出现可预料的伤亡情况。他决定根据在军校中学习到的以及从青岛战役中的相关情报相结合分析,对部队恶补一次补充对日军的基本认识。
想到这里,杨虎没有停留他要快点回到指挥部去,趁着日军还未来到之际,尽快将相关指示文件草拟出来,并分分发全军进行学习。
三不做两步的快速赶回到指挥部中后,杨虎立即拿笔写到:日军很强大,但对比我们的暂时优势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训练有素,兵员素质较高能熟练完成和掌握各种步兵班排战术,比如他们的步兵班排战术就是先用机枪进行火力压制,用步兵将敌人从掩体中赶出来,最后再用步机枪共同最大的杀伤敌人。第二,他们普遍都是枪法比较准,一百米内,不同步枪手几乎都是可以一打一个准,真正做到弹无虚发。第三,拼刺刀比较厉害,三个小鬼子要是结成拼刺阵型后,咱们就是上去两倍的士兵都不见得是他们的对手,甚至都无法靠近他们。第四,对方的武器装备要比我们精良,火炮数量也是远多于我方。第五,日军拥有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须予以注意!……………..”
洋洋晒晒的写了很多日军的特点及优势,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解决办法。但杨虎的这份指示文件还是不够详细,比如其对日军战术的详细运用就是讲解的很少。当然这也是现在时间较为紧迫,无法一一解释全;而另一方面则是人民军士兵虽然一直是在上文化课,以提高士兵们的文化素质,但毕竟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不是一触而就的,是需要时间的慢慢积累。所以针对士兵们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讲些通俗易懂的知识要更便于大家理解一些。要是讲的过于复杂,只怕不仅不会达到目的,反而有可能将大家给绕糊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