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匹夫恪守宫规,要拿自己服众,真是气人。
但脸上没表现过多愤恨,直接二话不说转身跪地,低着头,一番动作行云流水。
“知道错在哪吗?”李世民顺口问道。
“儿臣知道,在忌辰当日出宫游走。可儿臣觉得母后并不在昭陵,是在儿臣心里,母后喜欢长安,儿臣自然也喜欢,在母后忌辰当天游访长安,也算完成母后的一桩凤愿。”李治不畏强压,挺胸朗声说道。
李世民沉默,这小子真就一套接一套啊,拿长孙来压自己,讲的如此冠冕堂皇,真当朕拿你没办法?
“错就是错,你身为皇子,以身犯错,这是罪。”李世民伏动衣袖,重重排在龙椅上。
下方一众人等瞪大眼睛看着皇帝训子,在这些官勋中,门阀世家的核心人员更是仰头憋笑,他们就喜欢看皇室内部问题,常常还以此当调侃。
自从氏族志改后,这些世家一直忿忿不平,打是不可能打过皇族,还的闷着脸孝敬、纳税,心中早就不爽,能看到这种笑话,也算抚平心中一点悲愤。
“有罪就有罚,二十仗板,你可认?”李世民面色平淡的说道。
“陛下不可,九殿下幼学,尚不能承受二十仗板,宫有宫规,闭门思过才是。”程咬金一听‘女婿’要挨削,立马不乐意了,上前几步劝解皇帝。
“程知节,朕罚的既是宫规又是家事,知节不必给孽子讨饶,如果连家事都处理不当,朕何谈让百官信服?”李世民大手一挥,接着道:“不过知节言之有理,皇子不及年幼,二十仗板是有些重了。”
李承乾皱眉不语,这是要包庇吗?
“这样吧,晋王李治,从今日起,背诵儒道六卷,以示惩罚。”李世民思考一阵儿严厉道,下方的官勋不声张,皇家之事,看看就行,只是这惩罚确实轻了。
太子年幼时,曾也犯过宫规,可当时呢,皇帝一点没含糊啊,直接仗行二十大板,打的太子半个月卧床呻吟,疼的长孙皇后差点和皇帝闹翻。
现如今,或因皇帝思念长孙皇后,倒是对嫡子们更加爱护,轻言两语就将宫规之罪一笔带过。
然而下一刻他们却傻眼了,都特么错想皇帝了。
“给你一个月时间,若背不过,或错一字,便仗行一板,错十字,仗十板。”李世民冷冷一笑:“儒生六卷在书阁,一会儿朕会派人给你送去,希望殿下好生学习,莫要遭受皮肉之痛”
儒道经文字数何其多,还难以消化,别说背过,就连读顺畅都难啊,这九殿下,恐遭灾难啊。
李承乾一听差点笑出口,强忍着憋了回去。
曾经皇帝多拿他开刀,现如今终于有人替代自己了,也不知道自己这弟弟能抗住多少板子。
相反,李泰就显得冷静,从皇帝给出的罪罚中,他隐隐能感觉到,皇帝要开始打压嫡子们的气焰了。
“儿臣领罪。”李治磕头应道,脸上也没什么不服气。意料之中的事情。
古代皇权,不都喜欢这样吗?
李世民也再没管他,吩咐身旁官员端起章书,退了朝政。
****
“九殿下,等等。”李治前脚刚走出太极宫,就听到后脚有人跟上,回头一看竟是刚才为自己求情的程咬金。
“刚才多谢卢国公为小子求饶,让小子暂免二十大板。”李治用余光细细打量一番传说中人物,嘴中恭敬的谢道。
好家伙,不愧土匪出身,这扎实的身板,魁梧的身材,怪不得在战场上能杀得十进十出,被周遭国家忌惮。
“哈哈,也罢,老臣刚才不过多一嘴,没能帮助殿下。”程咬金浑厚的一笑,脸上尽是真诚。
在自己面前称小子,可谓给足了面子,不像有些纨绔皇子,高傲的很。
“卢国公谦虚了,刚才要不是国公,恐怕小子如今都已经皮开肉绽。”李治人畜无害的笑道:“小子可有什么忙能帮到国公?”
言下之意,步入正题,这程知节一般退朝以后都是早早回家,此次喊住自己恐怕有急事。
“那老臣直言,殿下若有时间,老臣想请殿下去府上一坐,叙叙旧。”程咬金看门见山,不墨迹的说道
也不知道这老妖精要干嘛,搞什么鬼,不是很熟,好端端的叫我去他家做客干甚啊,但还是拱手道:“那就叨扰国公了。”
李家的天下都是武臣打出来的,尤其是这些大将军,没有他们,皇子公主哪里的称呼,不论因公因私,李治都得跟他走一趟,驳了面子终归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