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天择二十七年,天择皇帝以剿匪为名,突然调动禁卫军龙骧、虎翼两卫精锐,约五千人马,沿沧渭大运河迅速南下,在岳西唐家激烈的反对声中,强行进驻位于楚南和岳西交界之处的战略要地——渭阳城。
其前锋人马最远处,一度触及楚南连山镇以南地区。
为避免触怒楚南千山阁势力,天择皇帝又暗地里出动皇家秘密组织——“摘星楼”高手五十七人,以三人为一组,大肆进入岳西和楚南地界,收编楚南、岳西各处山贼和水匪,共计五千余人。
随后,动用这些属于地头蛇的乌合之众,在各个要害地段,布下无数眼线,静候待命。
半个月之后,岳西唐家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以协助朝廷剿匪为名,出动家族高手三十七人,以及岳西世家联盟高手五十四人,奔赴各处山寨、水寨,凡是不肯无条件投降者,一律就地格杀。
一时间岳西大地上,高手纵横,硝烟弥漫,最终世家联盟攻破各处山寨、水寨,岳西各地匪患为之一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剿匪过程中,由于山贼、水寇的顽强抵抗,“摘星楼”高手损失惨重,回到京师时,仅剩下不足三十人。而岳西世家联盟的高手,最终进入渭阳城时,也一样损失十余人之多。
在又过了半个月之后,楚南千山阁联合岳西唐家,发动自己在朝廷中的势力,上表天择皇帝,认为各地匪患已经基本肃清,禁卫军作为京师防卫的重要力量,不宜在地方驻防太久。因此要求朝廷调回禁卫军,以减少粮饷耗费。
天择皇帝无奈之下,加之“剿匪”事宜毫无进展,只得“从善如流”,责令龙骧卫统领郭齐,绕道连云山脉,回师郢京。
自此,天择皇帝对秘境门派的第一次试探,以惨败而告终。
随即,在不久后的一次大朝会上,朝廷陨贵厉阳侯风彦,上表弹劾禁卫军统领郭齐,剿匪期间骄横跋扈,滥施刑罚,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打断虎翼卫军侯风仪双腿,致使风仪未能立下更大功劳等等……
其手段之残忍,治军之粗暴,骇人听闻。按大楚律法,理应革职充军,流配三千里。
郭家一系官员自然不甘示弱,一样上表弹劾风彦尸餐素位,教子无方,不配坐在禁卫军大统领的位置上。
其子风仪在执行紧急军务之时,居然随军携带各种奢靡用品,剿匪期间只顾自身享受,不顾将士疾苦,上不思报君恩,下不思安黎民。又兼未能严明军纪,放任属下军士祸害百姓,沿途踩翻商旅货物无数,兼又射断振威镖局镖师田大牛手臂,夺取连山镇镇民刘大富三千银两等等……
其手段之龌蹉,行为之恶劣,同样是骇人听闻、罄竹难书。按大楚律法,理应斩首示众,传首各军。
双方互相攻击,谁也不肯承认罪名,在朝堂上吵翻了天,就差上演全武行。天择皇帝荆镇楚无奈之下,只得各大五十大板,方才平息双方怒火,不至于让朝会变成菜市场。
随后又经过一系列激烈的交锋、妥协之后,几方终于达成共识,最终朝廷下诏宣布:禁卫军统领郭齐因剿匪有功,迁为安西将军,负责大楚北方重镇齐云关、惊雁关的一切防务事宜。
同时,为了安慰剿匪中奋勇作战、身先士卒而身负重伤的虎翼卫军侯风仪,朝廷下诏迁风仪为副将统领,负责禁卫军三卫之一的虎翼卫全部事宜;另外,天择皇帝似有所察,事后突然下诏,给了风仪一个驸马都尉的头衔,从自己十几个女儿中,挑选最漂亮的一个,下嫁给风仪了事。
大楚王朝再次恢复宁静,似乎之前的所有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
当然,这些都是小道消息罢了,史官的记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史》载:天择二十七年,朝廷出兵五千人,灭匪数十股,杀敌三千有余,自损不足三十,大胜。因剿匪有功,迁禁卫军统领郭齐,为边军正将,虎翼卫军侯风仪,为虎翼卫军司马。
余部各有封赏。
……
大楚天择二十七年,秋阳艳艳,秋风瑟瑟。
落叶纷飞之间,一个名叫李牧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卷入江湖和朝廷的纷争之中,被各方势力折腾得欲仙欲死。
最终无奈之下,只得独自离开家乡,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