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的大朝会是规模最大的朝会之一,在皇极殿举行,杨山梓因军功受封平辽侯,属勋臣之列。随着人流走进了大殿,强打精神站好。
新年新气象,崇祯今天心情也不错,龙行虎步走到龙椅前缓缓坐下,群臣三呼万岁。然而万岁还没喊完就被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
一个小太监惊慌的跑了进来,尖声叫道:“皇上,江西总督吕大器八百里急奏,南方各都司造反了!”
皇极殿内仿佛陡然之间时间静止了一样,一丝声音都没有,崇祯的随身太监接过奏折呈给了崇祯,崇祯接过奏折匆匆看了一遍,猛然把奏折摔在了御案上,怒道:“岂有此理!好一个桂王,朕的好叔父啊,竟然说朕倒行逆施……”
崇祯深吸了两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他知道这是南方士族和地主豪强们出招了,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一出招就是直接造反……抬头向阶下的大臣们说道:“南方的士族和地主们支持桂王造反了,理由是朕倒行逆施,偏信奸佞之言,破坏祖制,众位臣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内阁首辅刘宇亮出列道:“皇上,臣恳请皇上收回圣旨,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如此南方各地叛乱必定不战而平!”
大学士薛国观也出列道:“皇上,土地是我大明的根基,禁止土地买卖确实过于草率了,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崇祯不动声色的看向勋臣首领道:“成国公,你的意见呢?”
成国公朱纯臣意见崇祯问道自己了,只好硬着头皮出列道:“皇上,老臣觉得大学士所言有理……”
崇祯点了点头,看向众臣道:“你们也都是这个意思吗?”
“臣附议!”满朝文武呼啦啦站出来一大半赞同的,不对,一大半还是说少了,站出来的已经占了十之八九啊。
崇祯看着一个个人模人样的满朝文武,仰天大笑道:“哈哈,很好,哈哈,看看,看看朕的满朝文武,平时一个个表现的都是忠心耿耿的,恨不得为了大明赴死,现在大明的利益触犯到了你们的利益,一个个都是原形毕露了啊!”
刘宇亮壮着胆子辩解道:“皇上,非是臣等不忠,只是皇上偏信奸佞之言,要毁我大明根基啊,天下贱民何其多?死点算得了什么?权贵们才是我大明的根基啊!”
崇祯看明白了,这不是南方的事了,看来这些权贵们都已经通过气了,这是要联合起来把自己废掉然后拥立桂王啊,猛然喝道:“够了!堂堂首辅,这就是你的想法吗?百姓是贱民你们算什么?我大明太祖皇帝就是农民出身,你们是想我大明步上蒙元的后尘吗?”
“臣惶恐,皇上,臣昏聩,请皇上准许臣告老还乡!”刘宇亮抛出了最后一道杀手锏,他已经想好了,回去以后立刻悄悄去南方!
“皇上,臣年老体衰,请皇上准许臣告老!”薛国观也出列道。
崇祯看着刘宇亮和薛国观,这是在威胁他啊,旋即高声道:“你们这是在威胁朕啊!很好,看在君臣一场的情分上,朕准了,想致仕的都走吧,不用再请示了!”
刘宇亮和朱纯臣带头,满朝文武向崇祯行了一礼,摘掉乌纱向殿外走去,满朝文武同时致仕,这在历史上是头一遭啊,开了历史先河了!崇祯看着冷清下来的大殿以及殿内没有离去的大臣们道:“都走完了?你们不走吗?”
户部给事中左懋第出列道:“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臣认为皇上做的没错。我大明现在虽然外患被杨将军暂时解决了,但是内忧不解决大明依然逃脱不了灭亡的结果,所以臣支持皇上!”
孙传庭也站出来道:“臣也赞同皇上的做法,所谓的流贼其实全部是农民啊,是已经活不下去了的农民,他们不仅土地被吞并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已经没有活路了,只有铤而走险去造反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民军是剿不完的!”
洪承畴附议道:“皇上,孙督师所言不错,这也正是臣几次三番把李自成杀的落荒而逃他却能很快卷土重来的原因,如果能把农民安置妥当,没人会再冒着死亡的危险去造反了,李自成自然也不足为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