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汉水顺流而下,绵延不绝的汇入长江,也滋润了沿河两岸的百姓,然而今天汉水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卢林站在船头,吹着汉水的晚风,有些刺骨,没有回头的问道:“老韩,你确定非要这么做吗?”
“恩,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出发时将军嘱咐过,要尽量少给百姓带去麻烦!这样是最简单的方式了。”韩渊声音很清淡却很坚决的说道。
卢林回头焦急的劝道:“可是你是随将军最久的,如果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向将军交代?将军会心疼的!”
“老卢,你放心吧,张献忠那个老贼想要我的命他还缺一副好牙!再说了,我也只是进城去看看有没有机会,还不能确定呢,即使失败了,我想逃出来也是易如反掌的!”韩渊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唉,好吧!我说不过你,还不如让将军来了……不过可说好了,入夜之后我就会让战船沿江而上,封锁谷城的江面,新军我也会找几个猎户带领,悄悄的包围谷城,最多明天天亮,你要是没动手就不要动手了,我会直接围剿张献忠!”卢林叹了一口气说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你要是让将军跟你来结果也是一样的,你忘了我是跟将军学的吗?哈哈……”韩渊说完大笑着跳下了船,紧跟着又有三十多个身手矫健的士兵随着韩渊一起下了船。
卢林看着韩渊的背影摇头苦笑,他知道韩渊说的没错,即使杨山梓在这里也会这么做的,新军之所以可以赢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就是因为他们时刻关心着百姓,卢林是军户出身,和农民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看着自己的好友孤身犯险,心里还是担心罢了。
韩渊可是不管卢林怎么纠结,带着三十个新军士兵,快速的向谷城县城奔去,在城外十多里出,找了一个当地百姓,询问了一下情况得知张献忠把四万人分成了四个营,驻扎在谷城四面,分别由一位大将带领,他自己则是在城里,韩渊暗叫天助我也,随即吩咐三十多个士兵分别从四个城门分散进城,进城之后到县衙周围集合。
三十个士兵纷纷点头出发了,这点事情难不住他们,韩渊带来的这三十多个人都是侦察兵,不仅个人素质不错,乔装侦查也在行。
韩渊也带着剩下的四个人出发了,到了城门一看,守门的士兵是大明的士卒,并不是张献忠的农民军,也对,谷城说到底还是大明的!张献忠虽然投降了,但是他并不接受朝廷的官职,军队也不接受整编,而且竟然继续打造军器,训练士卒,当杨山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能无语的骂熊文灿是傻子,张献忠这明摆着是在休养生息,等待东山再起啊,熊文灿竟然视而不见……
简单的搜身过后,韩渊顺利的进城了,为了不被发现,他们并没有带任何兵器。进了城之后天色也已经黑了,到处都亮起了灯火,而且竟然比以往热闹的多,韩渊一惊之下赶紧打听,才知道竟然已经是元宵节了。
韩渊带着四个士兵打听完之后向县衙走去,到了县衙门口,递给了守门衙役一块银子说明来意,想见知县,衙役赶紧把银子给推了回去道:“这位兄弟,我这就去给你通报,只是银子不能收,收了之后被知县知道我这份差事就没了,呵呵。”衙役说完向县衙里面走去。
韩渊则是暗自点了点头,这个知县看起来还不错!要知道阎王好斗,小鬼难缠,这个知县能把县衙治理成这样,刚才的衙役看起来还没有怨言,不简单……
韩渊正在胡思乱想,衙役走了出来,开口道:“这位兄弟,我家知县有请,只是这几位兄弟就别进去了吧?我家知县大人现在卧病在床……”
“好说,好说,我自己进去就可以了。”韩渊笑着说道,回头向几个士兵点头示意表示没问题。
衙役一见也客气的说道:“多谢兄弟,请,我这就带你去见我家知县。”语毕,转身向里面走去,韩渊赶紧跟上。不一会,到了县衙的后宅,在当时知县都是直接住在县衙的。衙役走到房门外敲了敲门道:“知县,人带到了。”
“恩,进来吧!”屋子内一个有气无力的声音说道。衙役伸手推开了房门,向韩渊道:“兄弟,请吧!”
韩渊点头道谢之后走进了屋内,床榻上躺着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人,料想此人应该就是谷城知县阮之钿了,随即开口道:“南京韩渊见过阮知县。”
阮之钿一听,好奇的问道:“你是南京来的?不知道找我何事?”韩渊向周围看了一眼,阮之钿知道这是有事,随即道:“放心的说吧,我这县衙后宅还是安全的。”
“我来自南京新军!”韩渊见阮之钿很有信心的样子,也放心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