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机械厂虽然是在中原省的省会冀中市,但却直接隶属华夏第三机械部管理,厂领导和冀中市领导一样都是正厅级。
机械厂和家属大院在一起,南邻东风路、北靠五四路、东面秀水街,西接胜利街,占了整整一个街区,大院里的户主们,即有走过两万五的老红军,抗过日的土八路,也有普通的干部群众。
家属大院里即有自己的医院、小学和初中学校,也有自己的粮店,菜店和招待所,派出所,一切机构和市区都是对应的,但却只归厂里管理而不属于冀中市管理。
吴继和宁伟、黄军、张海洋、李强这几个同龄人,自打小光着屁股时是就在一起玩,上小学后一直到中学始终在一个班从来也没分开过。
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们,在革命的英雄主义盛行,想去解放弯弯却解放不了的心情下,男孩子们各自以大院,厂矿、街道,学校为基本作战单位,经常的进行一些,模仿打仗过程的斗殴,以便能从战斗中能脱颖而出一批英雄好汉。
曙光家属大院的年轻男性团队,当时在小城,跟现在的雪豹特种兵一样强悍。
吴继他们五个兄弟上高中离开大院单飞后,也开始生猛的在社会上,遇神杀神、遇鬼杀鬼的闯名号。
战斗到1985年,几个人临高中毕业前,在冀中市除了由职业流氓构成的白鞋队,还有由扒手组成的荣家门团伙,吴继他们把能打的硬汉,全都打成了朋友,把那些所谓的装逼好汉,全都踩在了脚下。
在八十年代基本上没有其他社会团伙儿,敢轻易挫他们的风头,现在兄弟几人还基本上全须全尾的都没残,身上只留下了一些愈合很好的伤疤。
兄弟几个人虽然从没有烧香磕头喝鸡血酒的结拜过,但吴继生日最大,平时做事也能牺牲自己的利益照顾兄弟们,长年累月的这样做事,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兄弟们的领头羊。
吴继三人和张海、李强在大院北门汇合后,一起骑车奔向学校。
他们上学的冀中市第十七中学,在大院的西北方向,骑车路程不到十分钟,兄弟们一起摇着车把上的转铃,“铛啷啷,铛啷啷”的风一般卷进学校。
吴继走进楼道,看见早到的值日同学,已经把教室打扫的窗明桌净,水泥地上也星星点点的洒了些清水,空气里弥漫着好闻的尘土味道,闻着这些消失久远的气味,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时代生活,感觉真他麻的棒。
等第一节课上完,吴继就开始趴在课桌上,开始似睡非睡的逍遥时光,迷迷糊糊的听着数学老师讲解复习范围。
班里现在的状况是,各个课的教学老师们,对吴继他们这些没希望考上大学的同学,已经开始放任自流,只要不扰乱课堂秩序,并不理会他们上课睡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他们逍遥梦中。
吴继迷迷糊糊的设想着今生的天使投资计划,八十年代一定要投二十万元起家的幻想集团,还可以投圆正集团,八通集团,这些都是以后华夏的高科行业巨头。
关键是有一百万,就能入股三个公司,每个公司最少也得占他股百分之三十吧,想想这三个百分之三十,到了二十一世纪,咋也得有上千亿资产,吴继想到这里差点笑出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