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市的扒手团伙,分为两股人马,一股是在市区活动于公交、商场、饭店,集市的干小活。
一伙是所谓登大轮在火车上吃大活的,这个年代,只有坐火车出差的人带钱才多。
这两伙人的骨干人员,有着紧密的合作和历史渊源,以辈分论交情的同时,以偷窃手艺来建立团伙内部的权威。
这些人是吴继所见过,最有组织性的江湖团伙。
他们独立的解决自己的事情,不和江湖上的任何其他团伙,发生紧密的交集,身份高些的荣家门人,也挺讲究兔子不吃窝边草的。
在公交车上及各种公共场所,基本上以扒窃外地出差人员为主,并且数额都不会很大,更何况现在偷窃数额够上巨大,是要吃枪子的。
冀中市从没发生过,像京都江湖上那样,顽儿主们把小偷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事。
一是因为荣家门比京都的扒手更具有组织严密性,二是这个团伙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警察特情人员。
这类人始终是警民合作的典范,因为他们警民双方共同的努力,冀中市历史上种种大案都出过,就是没有发生过一起流动团伙做的大案。
也没有任何一个外来犯罪团伙,包括东某虎,西某狼的能在市区立住脚跟,形成尾大不掉的气候。
这对一个市的治安意味着是极好的程度,能做到这点,没少了荣家门这些人废寝忘食的工作贡献。
前世的二十一世纪初时,市警察局刚上任的局长为快出成绩,曾经大张旗鼓的在报纸上公开承诺。
全市的人民群众及外地来出差来旅游的同志们,所有在公共场所丢失的财务,警察同志们保证72小时内破案。
从承诺那天起,报纸上就开始,连篇累牍的宣传反扒的辉煌战绩,每天必登群众来信。
也有记者的各种采访,如王某,赵某在哪丢了财物后痛不欲生,报了案后,本来没指望钱财能找回来,结果警察同志们,言必行、行必果的兑现了公开承诺,32小时就破了案,财物也一分也不差的物归原主。
吴继当时每天都在报纸上看这一段,就跟后来看郭德纲的相声一样,笑起来就止不住,看报纸时不敢喝水,怕喝呛了。
这哪里是在破案,这是最真诚默契和荣家人的警民合作,记者就差去采访荣家门里的光荣事迹。
八三年严打后,冀中市江湖各类犯罪团伙儿,基本上都被打击的覆灭,但因为许多荣家人兼职特情工作,所以也造成一大批荣家人漏网,其中就包括李清。
李清是荣家在市区干小活的老大,因为工作联系常和李玉发生交集,李玉的散人居开张后,李清为了能让李玉全身心的投入反扒工作,就负责的领着同事们,把每天散人居的饭菜都承包吃掉。
李清自己更是吃完饭,还得在散人居接着喝茶,喝完茶后再吃饭,就这样散人居成为李清常驻的根据地。
吴继把兄弟们和荣家人的地位,定位成瓷器和瓦块一样,始终和他们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自己兄弟们是要建功立业的英雄,从前在社会上打架斗殴,只是发泄年轻人过剩的精力,为争强斗胜而斗殴,不为食不为财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