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下一页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临近清池城,清池城外已经变了模样。
靠近西边运河的这一边,盖满了新建的房子,大多是简易的房屋,却是也有人真的就城外大道两旁起了院子,各类商铺应有尽有。
靠近东南方向便是连绵不绝的军营大帐,帐内走动的皆是整齐划一的铁甲队列,军营之外也有许多简易的房屋,做着各种生意的小商户,五万具有不错消费水平的军汉,实在是不小的生意。
巨大的资金全部在一个县城处花费出去,给这个县城带来的变化是不可想象的,从清池花出去巨额的资金,全国各地的各类原材料全部往清池集中,人流物流给清池城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便是街边摆摊卖茶水的,收入也是能翻上好几倍。
大量的农田被盖成的房屋,佃户失去了耕种的土地,却是大多有了更好的营生,即便是再小的生意,也能赚得彭满钵满,挑着担子卖烧饼,一天也能卖出去无数。码头之上更有无数的帮工,即便做的都是苦力活,却是活计太多,多到忙不过来,多到工价都水涨船高。
这就是所谓的投资效应,即便郑智并没有真正进行多少实业生产的投资操作,大多只是花钱买东西,但是经济的扩散效应也显现出来了。
人人都说郑相公好,却是也不知郑相公到底好在哪里,只知道郑相公来了之后,赚钱变得容易了起来,养家糊口也变得简单起来。骑兵,郑智可以瞬间组建起五六万,但是这五六万党项人的控制才是主要的,现在的郑智哪里敢给这些党项人五六万匹马,五六柄兵器。
一支军队的训练情况,其实不需要多作考核,郑智站在将台上,看着这些军汉们集结速度,列队奔跑的整齐,方阵的精气神。便已经足够给出一个平叛标准了。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与血性,战阵才是训练场。鲜血与死亡才是成长的动力。但是在此之前,这些军汉们还需要一次贴近战阵的校阅,就如当年童贯在西北校阅一样。
一个一个的军将上前禀报,四处都是口号的呼喊。
郑智就这么站在将台之上一动不动,头上的铁盔取下来放在了身旁牛大的手中。
台下的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军将们也上前禀报完毕。
所有人站着一动不动,郑智也站着一动不动。
郑智并非要发表什么振奋人心的演讲,没有扩音设备,郑智再大声的话语也传不到每个人的耳朵。
郑智就算这么站着,站在这五万人面前,似乎在向场下这五万士卒表达一个事情。
台下五万士卒似乎也感受到了郑智无言的表达,台上那个站着一动不动的威武军汉,那个站在所有人前面的威武军汉,就是郑相公,就是所有人每天都能从队头都头口中听到的郑相公,就是平常同袍之间议论的那个郑相公,就是那个一战灭了西夏国的郑相公。
就是在场所有人的大帅郑相公!
就是在场所有人的上司郑相公!
就是在场所有人需要毫不犹豫听从他的命令的郑相公!
就是让在场所有人能每个月领到丰厚粮饷的郑相公!
聚兵完成,身后的鼓声一停!
空气中忽然发出一声巨响:“拜见郑相公!”
随着巨响而出的,还有铁甲击打的声音,还有单膝跪地的声音。
郑智微微抬了抬手!
又是整齐划一的铁甲声音,所有人全部站了起来。
郑相公依旧一言不发。
不知过了多久,郑智忽然转头伸手。牛大连忙递上了郑智之前取下来的铁盔。
郑智接过铁盔,慢慢戴到头上,铁盔冰冷刺骨的感觉直接传到耳朵与脖颈之上。
郑智终于开口说话了:“按照顺序,从东往西,一个营一个营齐步通过将台!”
台下上百令兵连忙翻身上马,把命令传达到每一个营指挥使的耳朵里。
这是一场没有经过任何准备的阅兵分列式。
待得将台之上的鼓声再响。
从东边远远走来几百步卒,队列整齐,手持长枪,迈步而来。
随后跟着另外一营的步卒,没有准备的阅兵分列式,在衔接之上并不那么严格准确,但是过程并没有丝毫拖沓。
郑智就在将台之上看着从面前走过的一列一列的士卒,似乎这种仪式有着莫名的凝聚力一般,似乎也能给这些军汉带来一份荣耀,让这些本是社会底层的人爆发出不少的自信。
郑智心中也在思索,关于军礼的改革应该推广一下了,虽然不一定用后世的抬手礼,但是也该有一个统一的军用礼节。军用礼节显然也能增加军人的荣誉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