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大家自由活动。
马晓冰闲不住,提议大家出镇子,往村上走走,赏赏自然风景。
马晓冰选择了坐文军的车。
对邱芸芸调到洛城区任常委、组织部长,马晓冰对她表示祝贺。
邱芸芸说:“还不是因为他,不然我都不会回来的。”
文军只是讪讪地笑。
“芸芸,那些糗事就不要当着冰哥的面说了嘛。”文军看来很怕老婆,而且两人之间是否还真是有些什么故事。
“有什么说不得的?”
文军不敢说话了,只顾认真开车。马晓冰不知道人家小两口的事情,也不敢乱说。
“马老师,我这次回来挂职锻炼,时间可能是一年,看情况,也可能就不回省上了。今后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接来找我。”邱芸芸诚恳地对马晓冰说。
“谢谢小邱。不过,我的生意很小,不敢来劳烦你。”马晓冰这样说,是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耽误了人家小邱的工作。
这些年,随着国家反腐力度增大,领导也越来越不好当了,能不给人家增添麻烦的,就尽量不给人家添麻烦。这是马晓冰做人的原则。
“我知道马老师是不想我犯错误。老实说,要是违反原则的忙,您来找我也不能帮。但是有一些事情,只要在职权范围内,能够提供一些便利的,马老师也不必客气。”邱芸芸说。
见邱芸芸这么说,马晓冰不免为她有些担忧。不知道是她的性格如此,还是不成熟,总之,马晓冰的直觉告诉他,邱芸芸当这个领导,前途很危险。
……
晚上,马晓冰给章书记他们说,就留在山里找户农家,吃点正宗的农家菜,然后数星星,大家累了就直接开车回县城找宾馆住,让章书记不要管他们了。
马笛安排了一户农家,显然是早就作了安排,卫生条件也不错。
这户农家姓刘。刘老汉大概六十多岁,大儿子一家人都出去打工了。二女儿嫁得不远,就在本村。家里来了客人,站在山坳上一喊,二女儿就听见了,带着她家的两个姑娘过来帮忙。
二女儿家的两个姑娘,一个十八岁,叫小楠,高中毕业了没有找到工作,看了人家,暂时还没有出嫁,平时就在家帮妈妈的忙。二姑娘叫小竹,才十五岁,在镇上读初中,周末回家来背米拿钱。
小楠和小竹虽然打扮很淳朴,但是掩映不住眉目中的那种美丽。两个姑娘在外公外婆家很勤快,生火煮饭、摘菜,抹桌子板凳,烧水泡茶,动作利索,大家都很喜欢这两个姑娘。
邱芸芸问小楠,人家都出去打工了,你怎么不出去打工呢?
小楠脸上微微一红:“我妈他们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说明年过门。他不愿意我出去打工。”
夜微澜说:“你才十八岁,明年也不够结婚年龄呀。”
马晓冰说:“看你不接地气了吧,乡下一般办酒就是结婚。他们看中这个仪式,然后到了年龄去领证不就完了吗。”
夜微澜问小楠:“那你自己呢,是想出去打工呢,还是愿意就在家里。”
小楠说:“我觉得现在在农村不像原来了,其实也还好啦。我也做直播呀,帮自己家里和邻居家里卖点山货什么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多少粉丝,但每个月还是有一些成交量的。我觉得这对于我们山里人来讲,未来可能是一条出路呢。”
小楠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都围了上来,问小楠,你在什么平台直播。
小楠拿出手机,打开某音直播,她的昵称叫“山里楠妹儿”,粉丝数量已经上万人了。视频内容很简单,都是小楠平时在山里日常劳作的镜头——挖冬笋、扣黄鳝、栽秧子,做饭、烧火等等,全部都是日常生活,看似平淡无奇的,但点赞数量还很高。
费春燕说:“这就叫做看得见的乡愁。很多人有这种生活记忆,但是却习惯了在城市的生活,只能通过视频来慰藉乡愁。”
马晓冰公司也有视频业务,但是对于某音的短视频和直播这一块,他一直还没有介入,原因在于定位的问题,他一直不知道该定位在哪里,最终才会有商业效果。
“你看人家一个小姑娘都能定位很准确,而且短时间就有这样多的粉丝,能销售产品了。马晓冰,你的思维还停滞不前,该被批评。”费春燕指着马晓冰说。
对此,马晓冰只能默认。
母女三人的手脚很是利索,加上刘老汉老两口也在帮忙,丰盛的晚餐很快就做好了。
马晓冰提议将桌子摆在场坝里吃,这样晚风习习,很是凉爽,而且,头顶星空,吃饭都觉得很美。
可是小楠说:“摆在院坝内,没有电灯,如果点蜡烛的话,很多飞蛾就会朝着蜡烛扑来,到时候碗里菜里恐怕都会有飞蛾。”
幸亏今夜天空的月亮很凉,马晓冰说没事,让堂屋的灯光投射出来,再借助月光,大家勉强能看见就行了,吃的就是朦胧的意境。
大家帮忙将桌子端在院坝内,菜很丰盛:烟竹笋炖土鸡汤,魔芋烧鸭子,干煸鳝段、腊肉香肠拼盘,红烧猪蹄子,还有一些刚才土里摘回来的时令蔬菜。
刘老汉拿出了家里自己泡的野果酒,大家一尝,味道酸酸甜甜的,竟然没有酒味,就像饮料一样,都连说爽快,朝自己杯子里倒。
马晓冰连忙阻止大家:“这个酒后劲大,大家适量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