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谢三郎和张九龄商量弄死安禄山细节的同时,刘普会也没闲着。
他早早就到了杜九郎的府邸之中,就为了尽早地听到深宫里面的消息,果不其然,还真让他猜对了,消息果然传递给了杜九郎,并且比别的途径要早得多。
其实,早在史思明得了天子传召,要进宫面圣的时候,他就把消息传递给了刘普会。
刘普会的心,当时就揪了起来,能不能救了安禄山的性命,就在史思明面圣的时候,如何跟李老三解释了。
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事关安禄山的性命,也关系到了刘普会这个分舵舵主,是否能够完成总部的任务,由不得他不上心,自然,他也想早一步知道消息。
这个消息怎么知道去?
他刘普会明面上的身份,不过是河南县一个挂职的县尉,隐晦的身份,不过是洛阳巨商、脚帮幕后而已,你要让他想办法打听点洛阳地面上的事情,那简单,把脚帮帮众派出去,大不了花点钱,怎么着也能把消息弄到手,但是,你要让他打听深宫大内的消息,这就有点难为人了……
咋办?
要说刘普会也是有招儿,直接找上了杜九郎,就在他家坐等。
在他想来,天子李老三没有被史思明说动了还好,如果真的被史思明说动了,天子肯定有所表示,不管他是要求重审还是直接恩赦了安禄山,肯定要通知参与了三堂会审的这些官员。
显然,在这种时候,杜九郎的身份,就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的监察御史了,还是一位参加了三堂会审的官员,这个身份,有资格提前知道消息……
果然,消息来了。
天子传口谕,请政事堂张九龄相公“谨慎斟酌”。
说实话,面对这样的结果,刘普会也是有点失望了。
在他等待消息的时候难免会胡思乱想一番,在他看来,天子如果没有被史思明说动也就罢了,如果史思明真的说动了天子,最终的结果,分上中下三种。
上,最好的结果,就是天子直接下旨赦免了安禄山的罪责,不过即便是刘普会自己,也不太敢奢望这样的结果,这毕竟是三万边军葬身塞外的战败结果,真要是这么不问青红皂白地赦免了,那以后大唐边军也别出门打仗了,反正赢也那么回事,输了还能活命,谁还上赶着找胡人拼命去啊?脑袋留在自己的脖子上吃放,不香吗?
中,天子下旨,重新三堂会审,并且明确要求要参考一下史思明的说法,这种情况就不错了,只要天子下了这样的命令,虽然没有明确说什么,但是已经把他的倾向性表达出来了,有了这样的倾向性,相信第二次三堂会审的结果,就有可能大不一样,即便最终的结果还是那样,但是所有参与三堂会审的官员,一定会有所变化,起码刑部的那位刘侍郎,刘普会就不信他能还一言不发……
下,就是天子如今的表现,让政事堂张九龄相公“谨慎斟酌”,倾向性虽然表达出来了,但是态度并不坚决,如果是这样的话,变数就会很多了……
不过呢,刘普会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终归也缓缓地松了一口气,虽然暂时还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预期,起码天子也没有直接勾决了安禄山,只要人没死,再想想办法,这事儿,就有缓……
他这正琢磨着前因后果呢。
杜九郎扛不住了。
就算刘普会是他的新任恩主,但是也是私下的身份啊,他明面上,还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准确点,新晋御史,说是临时工有点过分,但事他杜九郎终究在御史台里面的根基还并不稳固,现在,御史台老大,特意派了御史台的吏员来通知他,让他赶紧回御史台,难道他还能等着看刘普会发呆吗?
“那个……刘县尉,御史台李大夫那里……”
刘普会一激灵,总算是从他自己的世界里面出来了,看着杜九郎,点点头。
“哦……
怪我,一时走神了……
既然李大夫想招,必然又是,九郎你就快去吧……”
杜九郎长出一口气,点点头。
“好,还请刘县尉在杜某家中闲坐一二,九郎去去就回……”
刘普会却摇了摇头。
“算了,你忙你的吧……我回去了……
有什么消息的话,你派人到我家通告一声即可……”
说完,也不管杜九郎的挽留,直接起身,准备回家。
他这样,弄得杜九郎还挺不好意思,弄得好像自己轰人家刘普会一样……一个劲地给他道歉……
刘普会哪里会跟他计较这个?他之所以要赶着回家,就是要回去等史思明回来,安禄山这件事虽然有了缓,却也要再商量商量,再说了,天子单独传召史思明,俩个人到底说了什么,对以后如何救援安禄山,很重要,所以他很需要回去跟史思明见上一面。
就这样,刘普会离开了杜宅,坐上马车,闭目养神,满脑子里面,都是在考虑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结果,马上就要到家门口了,却被人拦了下来。
刘普会顿时就不乐意了,他好歹是个河南县的县尉,在河南县的地界上,如果说县令是父母官的话,他这个职位,好歹也得算个舅舅吧,现在竟然有人敢拦自己的马车!?有这么对待长辈的吗!?更不用说他还是洛阳巨商、脚帮幕后,在洛阳城民间的势力,绝对能名列前茅!
刘普会大怒之后,一把就抽开了马车的车帘。
他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大胆,竟敢拦下他的马车。
结果这么一看。
眼熟……
再仔细一琢磨……
想起来了!
然后他就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这位拦路之人,身穿皮甲、腰悬横刀,一副侍卫的打扮。
他可不是一般的侍卫,刘普会记得听清楚的,当初自己去求见那位“贵人”,就是这位帮忙给带的路,而且在自己请托的时候,他就这么直眉瞪眼地站在那位“贵人”身后,一看就是那位“贵人”的心腹之人。
这位,刘普会可不敢得罪……
“我家主人,有请。”
刘普会一听,连忙点头,什么找史思明商量如何拯救安禄山,那着什么急,人不是还在大理寺关着呢吗?又不是现在就上断头台,是吧,不急不急,让史思明等会吧,咱先去见见“贵人”。
那位侍卫传话之后,一见刘普会答应,很随意地点了点头,仿佛一切早在预料之中的样子,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这是……引路?
刘普会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随后,赶紧让马车跟上。
再随后,想了想,竟然直接下了马车,快步跟了上去。
人家侍卫大步流星地走着,看着他一溜小跑地跟上来,也是一句话都没有,依旧快步向前,步调不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