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都是魏周京城之名。
去洛城并非苏白一时兴起,笑面虎这几日就一直在催他启程,当然也不纯是为赴这位同行者之约。
妖学大礼方才落幕,而理学大礼就在眼前。
林云丘下位,继任理家夫子的人选众说纷纭,金不余、杨千永、陈碑……苏白都不用刻意去打听,只翻开信息页,就能看见不少有资格的名字。
李小妖这样一致公认的妖师传人,最后都不得如意,更别说家大业大的理学,如此多人眼巴巴盯着一个位置,明枪暗箭来回,洛京必将满城风雨。
以苏白看来,笑面虎邀他北上,无非想借刀杀人,为金不余铺平夫子之路。
若真能里应外合,借机手刃几个准夫子、准宗师,既是在折损理学,又有机会提升自己模块,何乐不为?
再者说,理学问礼,妖学怎能缺席?
不见苏白问礼时,那位千里迢迢赶来的陈老先生,看似没造成什么麻烦,白走一趟,但其实他与林云丘同辈,妖师若在都要敬称一声先生,在理家学派地位,就如妖学陆昭、陈碣一般。
也就幸亏苏白有得自妖师的七级经史子集,若被问礼的人换成是李伏风,指不定已经颜面尽失。
如此厚待,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礼貌问题。
本来季良去世,又有不少妖学要员都被远任地方,江都隐然有些空虚,离不得苏白这位宗师坐镇。不过前几日永嘉贼生一案,将朝廷里外都震慑一番,便是别有心思的人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惹事,才给苏白北上的机会。
大江上,一艘长船迎风招帆,往北航行。
江都沿江,洛城也沿江,似乎有些巧合,但据信息页所示,其实是南北两朝为防备百家学派做大的某种共识。苏白不感兴趣,也就没有细看。
五日后,眺望江面,远远已能看见一座更甚江都几分的雄伟城池。
“洛城。”
越封站在甲板上,目光放远,五味杂陈。
好半天后,他才长长一叹:“许多年不曾回来了。”
阔别故城二十五载,百般滋味,千种思绪,尽付一叹。
如果可以选择,越封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回来洛城,二十五年前的那个年轻人,离开这里时就已经心中冰冷。
但他是临江书院院正,无可厚非的理学先生,又出身理学五先姓之一的越家,两方压力,逼的他不得不回来参加大礼。
他这次轻车简从,只带着两个亲近的学生与女儿越伊人,显然没打算在洛城久留。
同行的苏白也是如此,偌大季府上百号奴仆,妖学上下更有无数学生,只挑了李伏云跟着。
毕竟他是来搞事……来问礼的,人多反而不美。
倒是船上第三人,江都新贵张听传,张一弛,手下领着两名捕头十八个衙役,颇为威风。
越封如今有两个虚衔,妖学夫子,同时也是南国太师,他要出行魏周,苏白心大,南国皇帝却不放心,特命都府衙门派人护送。
这是个苦差事,长途跋涉不说,南国的官兵到魏周去,还不得处处受制?而张一弛得知苏白也要北上,立刻主动请缨,为盛府尹排忧解难。
其实照壁听传本来便无固定职责,他又出身妖学,护送越夫子最为合适,不上也要上。
但安排上跟主动上又不同,这般贴心能干的下属,更得盛府尹连声称赞。
一行人的船到岸时,码头上涌来几十号人,各有车马礼仪,不同旗帜,一片吵杂。
“好隆重的声势。”
张一弛有些谨慎。
“若是理学宗师南下,江都也会这么‘隆重’。”
苏白轻笑一声,不以为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