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用毒?暗杀?抑或是使其身败名裂然而自尽而死?
方法多种多样,但唯一的目的便是“扼杀”,这个宽泛的词具有广义与狭义上的辩证意义,随着角度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
亨利是站在广义的角度去扼杀查尔斯的。
并非是杀死他,而是纯粹的让他“死掉”,这样的死法,并非是失去生命,而是失去生命的价值,或者说意义。
年迈的亨利一世察觉到了但丁所说的“火山”,敏锐的政.治嗅觉让这个颇具作为的国王感受到了不可言喻的威胁。这不是一种来自生命上的威胁,也不是对托里斯特有害的威胁。但身为王者,不论是怎样的威胁,只要威胁到了自己的王冠,这些危险的未发芽的种子就必须扼杀在土壤里。
他选择了扼杀查尔斯,以一种广义上的方式,扼杀这个具有威胁的不安因子,但出于妥善考虑,他还是给了查尔斯一个选择——迎娶安丽埃塔。
迎娶公主,这是一条活路,是一条较为便捷的路,不仅可以增加查尔斯的政.治筹码,也可以轻而易举名正言顺地建立帝国——以女王的名义!这不未是不可考虑的,毫无疑问的折中办法,但却要牺牲他的个人感情和意志。因为他不爱安丽埃塔,而且,亨利的意图非常明显——孤立查尔斯,沉默的流放他,让他远离贵族阶层,即便他迎娶了公主。
一个毫无话语权的亲王又有何用呢?只是一个种.马机器而已,只要查尔斯同意,那么,他只需将这个十一岁的孩子软禁在宫廷中,以培养感情为借口,营造一个颓废且使人堕落的氛围,让他沉迷其中,乐不思蜀,远离他的领地和他的军队,最后他不得不撤销贵族们的债务——因为他已经被享乐主义腐蚀,债务缠身了。
就算没有,查尔斯也能和安丽埃塔培养亲密感情,这座“火山”也能为未来的女王输送源源不断的热量,使托里斯特更强大,他们夫妇一起,缔造查尔斯口中的“帝国”……
但这一切都要以查尔斯点头的情况下,而这个十一岁的孩子会妥协吗?
——他的答案是“是”……
婚约达成了,但一切会如亨利一世所期望的那样“顺利”吗?
——————————————分割线——————————————
一间穹顶高隆的托里斯特风格大厅,墙壁白底金饰。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坐在一张蓝色丝绒长沙发上,像个恃宠撒娇的宫廷侍童。但只需走进看看,那样虚荣的外表便会烟消云散,他紧抿嘴唇,眼神只放在自己怀里的书本上,手握着羽毛笔,不知在写些什么。
查尔斯素来讨厌用魔法书写,只有亲自提笔才能感受到墨水特有的香味和写字的乐趣。他的字很美,字母的弧度恰到好处,这秀气的书写像是长年累月久经风霜的吟游诗人琢磨出的,他能写出这样的字体全部归功于他的老师但丁。
托里斯特的宫廷里至今都能找寻到桂冠诗人·但丁的痕迹。亨利一世曾经有幸博得他的一份手稿,那一篇赫赫有名的《神曲》由但丁的手赠给了亨利。
如今,诗人的弟子被“软禁”在他曾经祝福过的宫廷里,这无不是莫大的讽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