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因茨的阵型是4-4-2,博扬和科尔多瓦顶在最前面,但博扬的位置稍微靠后。
经过近几场的磨合,博扬和科尔多瓦的默契越来越好了,而且格巴明也在博扬的带领下迅速成长了起来,目前中场就是靠他来支撑。
博扬最大的优势还是攻城拔寨,作用多在前场,他虽然也能客串一下后腰,但相比在前场,效率就低了。
美因茨不是玩传控的球队,所以硬要在这方面寻求突破,有些强人所难。
所以,博扬果断的做出了改变,不再追求能节省体力的短传渗透,而是去适应美因茨原有的打法。
大开大合!
他顶替武藤嘉纪的位置,和科尔多瓦和厄兹图纳利形成三把尖刀,在现有的条件下玩出多种花样。
中场,美因茨的球员们虽然在组织进攻上不那么给力,但在防守方面却做的非常好。
硬度,空间压缩,高空球,协防,积极性等方面,还是有独到之处。
15分钟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
球员们陆续回到球场。
下半场开始。
进攻的时候,博扬站在科尔多瓦身侧靠后的位置,一直围绕着他打转。
美因茨的后场,不做过多的控球,直接找前面的科尔多瓦。
科尔多瓦也超级牛逼,他能扛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中后卫,把第一点抢下来,头球摆渡给游离在身旁的博扬。
而博扬,则用自己灵动的跑位,甩开纠缠在身旁的对方球员,去争夺第二点。
成功率不敢说百分百,但十拿九稳是有的。
这是美因茨采取的第一种进攻套路。
第二种进攻套路,就是博扬后撤来拿球,由他来组织。
但这招已经被对手看穿,博扬一拿球就被放倒,要么就是提前限制住厄兹图纳利和科尔多瓦,不给他们空间。
这就导致博扬空有球权,却没有传球的地方。
他不能每每做出惊世骇俗的过人表演吧,世界波也不是抬脚就有的。
总而言之,博扬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能做到如此地步。
以上是美因茨进攻端可选择的套路。
防守端,美因茨有多种办法限制对手。
第一,中前场的高位逼抢,形成压迫,让对方无法轻松出球。
第二,不惜体力的奔跑,压缩空间,形成局部区域以多打少。
第三,高强度的身体对抗,还有一些小动作,消耗对方的体力精力注意力。
第四,凶狠的犯规,高昂的战斗意志,在心理层面给对手压力。
这些是美因茨能在德甲立足的根本,施密特来了之后,又加了一点。
严密的阵型!
以前,美因茨的后防线经常出现失误或各种漏洞,但自从施密特来了之后,后防线变得稳固了许多。
这都归功于美因茨始终保持着严密的阵型,即使出现意外,也可以互相弥补。
下半场比赛进行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双方的比分依旧是1比1。
两队都在防守上做文章。
能赢下比赛固然是好事,但平局未必不能接受。
所以,双方都很谨慎。
博扬在场上受到了特别的照顾,勒沃库森这边一直有一个人跟着他,而且附近其他球员也有意无意的把他包围在中间,不给他发挥余地的空间。
这使得博扬很难受。
美因茨不能像上半场后半段那样,轻松的把球送到博扬脚下。
就连科尔多瓦这个点也不再那么好用了。
美因茨也就博扬和科尔多瓦有实质性的威胁,再加上右边路的厄兹图纳利,但这小子只有风骚的跑位,没有速度,技术一般,持球进攻能力也差,所以防范起来也容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