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大声喧哗,陈小刀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见现场数百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脸上,当下也不再卖关子,笑道:“诸位虽然都是武林中人,但也应该饱读诗书,自然知道顺治帝与康熙帝的事情吧。..”
众人听陈小刀突然说起顺治与康熙这两位清朝帝王,不禁都是面色一变,大长老以及陈正道等人则已经明白陈小刀要说什么了,不禁面色都露出凝重神色,其余等人则都笑了起来。
“顺治与康熙二帝都是幼小之时上位,于是便有多尔衮与四位顾命大臣摄政的事情,可是大家都应该清楚,顺职期间,多尔衮摄政,大权在握,顺治帝便成为了傀儡。而康熙时期,四位顾命大臣纵览大局,最后鳌拜把持朝政,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大清帝国的发展与气运,若非康熙能力突出,只怕这大清天下早就改朝换代了。诸位,难道这两个例子还不够说明摄政的坏处么?嘿嘿,当然了,在下并不是怀疑四位太上长老会将未来的家主架空,但如果这个制度一旦定下来,只怕日后就很难改变过来,到时候下一代家主以及摄政长老之间是否还能相处和谐,只怕就难说了。”
陈小刀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众人无不暗自点头,就听他继续道:“所以,让四位太上长老摄政辅助新家主执掌大权的事情,看上去虽然能够解了眼下陈家的局面,但实际上却是给陈家后人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到时候这颗炸弹一旦爆炸,只怕陈家将会面临万劫不复的局面。我等先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为后人考虑,如此才能保证陈家千世万代的传承下去,所以,咱们这一代人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在咱们这一代彻底解决了,绝对不能留下隐患给后人!”
陈小刀这番话言辞激昂,更是深明大义,足见他果敢担当,不将难题留给别人,自然令全场众人对他多了一丝敬佩。可以说,现在场中的人都是陈家子孙后代,同为一个宗族之人,即便多年传承下来血脉之间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联系,但同为陈氏子孙,心中还是都以家族为重的,陈小刀这番话一心一意为陈家的未来考虑打算,深有道理,众人想到历史上有关摄政的那些事情都没有落得个好下场,便都纷纷点头。
但因为摄政的事情大长老已经开口承认了,表示出了支持的态度,其余众人即便支持陈小刀的说法,却也没几个敢开口,过了一会儿,只听二长老说道:“陈小刀此言甚是。纵观华夏历史,凡是与摄政有关的帝王将相,总是会因为摄政而带来天大的麻烦与阻力,这种制度只会阻碍一个王朝以及家族的发展,所以我赞同陈小刀的观点。咱们不能将这一代产生的难题留给后人,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我也赞同陈小刀的观点。”四长老本就与陈小刀最亲,当然支持陈小刀了,一时间这两人支持,而且都是太上长老,大长老即便有所不满,却也不能不遵从大家的意见。
然而就在这时,三长老也开口了,眼中带着赞许神色看着陈小刀,点头道:“陈小刀这番话完全站在陈家未来的发展角度上考虑,言辞有理,我也赞同。”
紧接着,陈海龙、陈玉清以及陈雪一等人都纷纷表示赞同,不赞成陈正道提出来的那个由四位太上长老摄政的法子。大长老本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却没想到关键时刻又被陈小刀三言两语给搅乱了计划,他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冷厉神色,知道自己一人支持这个意见是不行的,另外三位太上长老如果不支持,陈正道提出来的计策就无法实施。
于是看着陈小刀道:“我当然知道摄政之事只能暂时解决陈家眼前的燃眉之急,但如果连眼前局势都无法解决,又何谈未来?如果现在不立刻解决陈家内乱,拖延下去,陈家势必四分五裂,到时候哪里还有陈家的未来?小子,你既然认为我们四个老家伙摄政的制度不行,那么你倒是给我说一个更好的法子,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法子解决陈家当务之急,便只有先按照正道提出来的办法执行了。”
陈小刀见这位矮小但却城府极深的大长老终于动了怒意,非但不惧,反而笑了起来,如果敌人不动神色,那么证明对方胸有成竹,反而更加可怕,可一旦敌人露出獠牙,无法保持镇定从容的气度,那就说明对方已经被逼到无路可走,已经没有后招了。
陈小刀很喜欢这种掌控大局的感觉,迎着大长老以及陈正道一方望来的目光,他笑着说道:“我的法子说起来太简单太粗暴了,或许说出来大家不会认为这是个好法子。”
“哼,有话就说,有屁快放,卖什么关子!”大长老见陈小刀反而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不禁心中暗怒,但很快又镇定下来,暗自想道:“如此黄口小儿岂能有多大的本事,等会儿只要另外三位兄弟被说服了,这陈家自然在我的掌控之中。还是先别乱了阵脚。”
“咱们老陈家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最大的根本就是武道。老陈家以武传世,方有今日局面,既然现在大家伙意见出现了分歧,无法结局,那么为何不按照江湖规矩以武功高低来论英雄成败?”陈小刀见众人都等待着自己的意见,便大声说了出来。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不少人本来满含期待,可是听见他说出的是这种法子,不禁有些失望,但更多的人却是暗自抚掌叫好,毕竟都是武林人士,往往遇上不能解决的事情,都是以武论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