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刚作亮,扶苏便穿衣下榻,传了吃食,左右无事呆等的心烦,便让下人备了马,带了一队侍从,在肤施城内巡游,实在无趣,便朝郡城城门而去,还未到城门口,就只见宽阔的城门口处拥堵着一堆人,扶苏心下疑惑,让侍从过去查看,回报说是城门卫劫掠黔首的财务,黔首正哀求着。扶苏心头火起,下了马让侍从牵着,迈步往城门口走来,未到近前就见一众守门卫环绕的中间,一个衣衫破旧,脸色蜡黄的中年人摔倒在地,口中仍求告道:“军侯绕过小民,那可是小民为内子求药的钱,还请军侯饶命。“
那一队城门郡兵只是一什,为首的什长生的中等身材,满脸不耐之色:”去去去,该死的贱民,弟兄们已是守了这城门一夜,这几个半两钱算是你孝敬军爷去喝酒的了,少在这里哭嚎,快些滚去,再敢啰嗦,拿你当乱民戳死在城门口“。身边几个士卒大声叱喝,甚至有两个已踏前将那农汉踹了几脚。扶苏一脸怒色,疾步上前呵斥一声:“住手!”几个军卒听的呼喝转身看是扶苏时,大惊失色。只因自扶苏被流放上郡监军以来,平日里常带了侍从巡视军营和城内,所以郡兵也都是认得这公子扶苏的,眼见公子到了近前忙吓得跪伏在地。
扶苏沉声道:“你等身为郡兵,军中武士,如此暴虐黔首,合该当罪”。众兵士早吓得如同筛糠,不敢回话,扶苏大怒冲身后侍从道:”去,将郡尉连同郡中监使唤来,另着一队军卒将这等欺压黔首的乱军监管了“。
只一刻时,早有人引着郡守,郡尉和监使等一干人等统着一队郡兵赶到城门口,此时城门口进出的人越来越多,都远远的站着看。郡守郡尉忙俯身跪在扶苏近前,扶苏凭借这世脑中的记忆,知道上郡郡守名唤王起,郡尉是叫甘成的。不等二人说话,扶苏沉着脸冷冷的大声道:”今日这守门的一什军卒,将什长就地斩之,首级号令城门。余者军卒皆贬入奴籍,各领鞭刑二十,遣去上将军奴工营中修长城,监使削职为卒!郡尉罚去半年俸禄”。冷冷的眼色转向跪在地的郡尉和郡守道:“可有不服本公子罚?”二人连连叩首,高呼不敢。周围听着的人无论是军卒还是黔首,无不惊惧。扶苏转向远处围观的军卒大声喝道:“你等从军为的是什么?是战时保家卫国,为了大秦!也是为了自己的家中老小,安定之时维护治安,护卫我大秦子民不被宵小欺凌!军中士卒十之八九多是黔首出身,冒死在战场上拼杀,挣下了功勋,让家人能获取国家给你的俸禄!难不成入了军籍就要忘了自己的根本?军卒自黔首中而来,祖辈也自当多为黔首,如今反而从军后欺压黔首?这岂非是自己在打祖先的脸?自今日始,传令,上郡属地中再有胆敢劫掠黔首财物者,有胆敢欺压,奸淫,杀戮黔首之军卒,皆坑杀之!一人违律,一伍连坐,伍长腰斩。”郡守早已战战兢兢浑身颤抖,郡尉纵然军伍出身见惯了战场上生死,听着扶苏深沉中透着冰冷的话语也不觉冷汗直流,这可是大秦长公子,未来的二世国君皇帝也未可知。二人忙叩首齐声应了声:”诺“。
料理完了这帮违纪的军卒,扶苏环视周遭,目中神色一亮,早看见一蓝衣文士打扮的人远远注视着自己,可不正是自己根据书中记载,印象中贾诩又能是谁?扶苏微微颔首,稍稍转身就走。
城门周遭目睹此事的一众黔首,见公子如此爱护,无不热泪盈眶,传闻公子扶苏素有仁爱之名,爱民如子,不忍皇帝治下残暴,忤逆上书才被皇帝一怒之下流放到上郡监军,协助上将军修筑长城。今日虽是处置了这微末小事,却足见传闻不虚,扶苏仁德之名更甚。不知黔首从中是由谁开始喊了一声:”公子万寿”。瞬间呼声越来越高:“公子万寿!公子万寿!。。。。。。”
却无人发现那城门内一处角落里,被扶苏看见的风尘仆仆一脸疲惫之色的蓝衣文士,见扶苏远远的目视自己,只微微一躬,见的扶苏颔首而去后,也向着城内远远的跟着扶苏而来。
扶苏领着一众侍从,转身进了城,唤过一个心腹侍卫吩咐道:”速去上将军军营求见上将军,只说有贵客自东而来,请上将军过府一叙。“侍卫策马去了。扶苏便立在门口处等着,片刻间那贾诩到来,扶苏也不多言,命侍从过来,去将贾诩引着随自己进了府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