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瑜的结拜让王奇和蔡琰都很高兴,与周瑜相约再会,两人就告辞回蔡府了。
刚到蔡府,两人就发现下人忙忙碌碌的在往停在大门外的马车搬东西,神色非常匆忙。一个下人看到蔡琰和王奇,忙道:
“小姐!姑爷!你们可回来了!老爷正找你们呢!”
两人一听,也来不及搭理,忙朝屋里走去。
在里屋大厅,蔡邕正和两人一起跪坐。上首客座之人白发白须,还身着朝服,正是司徒桥玄;下首的是一个额冠博带的青年仕子,正是在京师游学的广陵学子张纮张子纲。蔡邕见蔡琰和王奇一块儿进来,忙对蔡琰说:
“琰儿!我们要去吴郡躲难,你快去收拾一下!”
说着也不管还在问“为什么”的蔡琰,径直叫了下人带她去后堂。
王奇已经挨着桥玄跪坐了下来,见状忙问:
“岳父大人!到底发生了何事?竟然要去吴郡避难。”
“唉!一言难尽呀!”
旁边的桥玄连忙把事情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原来蔡邕被罢官后,难免有所怨言,言语中攻击了“十常侍”。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十常侍”的耳朵里,竟然在灵帝面前说蔡邕因罢官心怀不满,暗中诽谤朝廷。
灵帝已经下令让“十常侍”之一的王甫彻查此事。以“十常侍”的性格到时必然趁机构陷蔡邕。听到这个消息的桥玄在散朝后直接到蔡府告知这一消息。
两认正一筹莫展,刚好有准备回乡的广陵学子张纮张子纲来拜访,见状忙提议道:
“此事简单!蔡公可择一偏远之地避之,‘十常侍’索之不得,经年之后,此事也就罢了!”
又道:
“我有一友名顾雍,乃吴郡人氏,久欲拜在蔡公门下,蔡公何不去吴郡避祸。我愿一路护送蔡公!”
蔡邕无奈,又得知顾家是当地豪门望族,也就答应了。
听到这里,王奇不由得有点愤愤不平,这“十常侍”弄权误国,真是害人不浅,今天竟然惹到老子岳父头上来了。可惜我现在人小位低,还保护不了身边的人,等老子有了自己的势力,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心里想着,脸上不禁就露出忿忿的神色。蔡邕见了,知道他是为自己的事情生气呢,心下颇为欣慰。得婿如此,夫复何求!当下拿出一封信,对王奇道:
“小武呀!老夫的事情你就不必担心了,到是你的学业,老夫走后只怕没人能指导你了,这里有我给尚书卢植的荐书一封,卢公乃当世大儒,你若能拜他为师,那老夫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接过蔡邕手中的荐书,王奇不禁有点哽咽。多好的老头呀!自己身处危境,还不忘考虑别人的学业。
王奇正准备说两句,一个身影突然从堂后跑出来扑进自己的怀里,叫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