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们说在江水中发现了大量的木屑?”刘表大惊的站了起来。
他面前现在正站立着刚才在河边看江水的那群人,他们都是水镜书院的优秀学生,为了在老师和刘表面前表现一下,几个青年七嘴八舌的争着将自己看到的情形禀告刘表。
刘表并非愚人,这样的事情虽然没法直接做决断,但明显是上游在大量制作木器,而联想到现在正在和周瑜交战这一事实,刘表很难不把他联系到造船上去。
听到刘表的疑问,一众青年都肯定的点了点头。
“有多少木屑?”司马徽州了一下眉头。
这几个青年都是他书院的学生,这次他自己被被刘表请出山,学生们自然也一起跟随了。不过他从没想过让学生们过多的参与到刘表和王奇的战事中去,刚才那几个学生争名夺利的表现,也让他非常失望。
司马徽这样一问,这几个青年顿时有点面面相觑的感觉了。他们只顾着回来报告刘表,好称一称功劳,那里想过算一下到底有多少木屑。就算想过,这么一大片的暗红色江水,也不是他们能够估算得出的。
“大概是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一个青涩的声音响起。
正是刚才提议回来报告刘表的那个羽扇青年。
司马徽满意的注视了一眼刚才说话的青年,他刚才问的,其实就是想知道木屑到底是从多少船上下来的。
“五百艘?呵呵!一艘江船满载百人的话,则可以运来五万人,如今我军在江陵总共才五万兵马,周瑜好算盘呀!”帐下一个面貌丑陋的谋臣说道。
“哦!士元难道不觉得周瑜是准备顺水南下吗?”刘表问道。
那个面容丑陋的谋臣正是庞统,因为在襄阳撤退时有杰出表现,已经被刘表征为谋臣。
“是否南下不好说,不过五百艘江船,却绝对不可能!”
“刚才孔明说有五百艘船,难道是假的吗?”司马徽出言道。
羽扇纶巾的自然是本来尚在水镜书院读书的诸葛亮了(打扮参考三国演义),他一则是追随老师,再则也是他叔父诸葛玄目前在刘表帐下做幕僚,尚未加冠的他,也不得不跟来。
“的确是假的!”庞统还没回答,诸葛亮自己就说了。
“你刚才不是说有五百艘江船?”刘表不悦的道。
其他众人也大都面带不满,如果不是看在司马徽和诸葛玄的面子上,恐怕都已经出言相斥了。尤其是刚才和诸葛亮同来,却没法答出有多少木屑的那几个青年,更是面带嘲讽,言露不屑。场上没有变脸色的,也就只有面容丑陋的庞统和了解自己学生的司马徽了。
“学生只是说有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并没有说他们有五百艘江船!”
刘表微微皱了皱眉,这个,还真是自己疏忽了,不过你刚才话中怎么不说清楚。
诸葛亮继续说道:
“永安张永年,和朝廷的周公瑾,都是盛名之辈,如果是真准备顺水南下偷袭江陵,自然是暗中行事,生恐走漏了风声!如今却是大张旗鼓的在河边造船,让木屑顺水而下!其目的,无非是打击我军的士气,同时让我们将主力都撤到沿江一带,以致疏于北线防守!”
看到这么多木屑漂流而下,是人都可以猜到造的船有多么的多。到时知道此事的战士,定然会心存恐惧。
“他们也的确在造船,只是数量应该没这么多!如果我们不抽调人手过来防守江水,就容易他们登陆包抄,如果抽调大量人手,则容易被北线的周瑜军主力击败!他这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呀!”庞统在一边接道。
刘表的众谋臣愕然,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计较。能从木屑顺江而下判断出周瑜军主力准备顺江而下,那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谋臣了;至于分析出这些木屑是假的,主要目的是引刘表军主力南防,则绝对是一流谋臣的本事,至于最后一点,周瑜其实两手都做了准备,则是完全出乎众谋臣的预料之外。
“不错!”诸葛亮佩服的朝庞统点点头,补充解释道:“就算上游不造船,我们也得派兵驻扎,防止他们从水路南下,但是现在有了他们大量造船的消息,我们就更得调更多大军防范,这也正是周瑜想要我们做的!至于北线,不管兵力多少,周公瑾的部队都会趁机进攻,敌众我寡,两面作战,最不利我军!”
“那该如何是好?”刘表惊道。
“分兵迎敌!”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说话的正是庞统和诸葛亮。
听到对方说的话,两人不由相视一笑,互生钦佩。
“哦!两位先生有何妙计?”刘表激动的站了起来。
虽然不喜欢庞统的丑陋面容,也不喜欢诸葛亮的故做深沉,但对于礼贤下士这一点,刘表还是做得非常充足的。当初祢衡对他狂妄的不得了,他也只是淡淡的笑一笑,没有追究,从一点上来说,刘表比王奇还强。
“使君勿虑,水上那路敌军,请尽管交给小生处理,至于路上那支,还是交给士元师兄来应对吧!”没等庞统说话,诸葛亮就已经抢先应承了。
边上的司马徽和书院其他的几位贤者看了,都微不可查的紧了紧眉头。
刘表看到诸葛亮又来故做深沉,虽然心头不悦,但面上还是宽容的笑道:
“好!我就拜你二人为军中司马,协助蔡中蔡和两位将军迎战周瑜!”(?)
“诺!”两人躬身领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