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县西面诸山成片,这也事诸暨县的名称由来之一。齐林海最近在诸山脚下找了块稍为平坦的地方圈出一个训练营,在一千多新兵的努力下几天来杂草已经清干净,并在四周用木桩杂树搭建出围栏。县城附近来的木工,在众多新兵的帮助下营房也是没几天就搭建好了,齐林海还交代独立围起一片地方修建枪支弹药库,粮食仓库,当然了这些地方就不能太简易了。
收到教官的信件的后,齐林海就在诸暨县四周寻觅适合的地方建训练营地。现在总算基本完成营地建设,剩下的就是初级训练了,其实也就是当初教官教导他们的那一套。不过他们只是短期训练半年,所以没有当年他们轻松,现在的每天训练都会安排得满满的。这对新兵学员算是辛苦的,不过这年代家里贫苦的人那个又没受过苦,最重要的能吃饱。
各县送来的新兵都已经审查了解过,现在只需再为他们建立一个档案就可以了。按照教官的命令新兵的训练形式和他们在李庄一样。不过这批学员年纪比起当初他们要大点,年纪在十七到二十的范围,有的比他自己还大,而且他们大都不是孤儿,而是家庭出身不好的贫苦人家!年纪幼小的基本会被送去李庄大本营,那里无论是规模还是训练环境比这里好,而且那里有教官写下个各种识字材料,训练大刚,挑选进特训队的还有特训教材!
连续两个晚上齐林海终于编写完各队员的资料,统计出今次训练的新兵共计1762人,比起一团人数还要多。现在新兵里并没设定编制,也就是说基本没有分出管理人员,齐林海只是在内卫中调了40人过来让每人带一队人,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在从中挑选一些有能力的人担任各领队!按教官的意思是内卫队就是内卫队,以后不需要担任下属各队的指挥,由新兵在战斗中累积经验,再从新选出各级军官。他这个内卫队长可是比各级军官都大一级的,这也包括一团在内,这可是当初在大本营教官亲自定下的规矩,所以根本就没必要还当什么营长团长。
新兵训练了十日,齐林海就接到诸暨县来的卫兵报告说教官回来了,让他在营地偏一点的地方建个小院,建好后就让他回诸暨县城通知他!
林浩这十多天也是旅途奔波,又是兼职船夫,又是兼职马夫的,一路上好不容易才回到诸暨县。出杭州城没什么难度,进萧山县城也没什么难度,可是出萧山县城是就大杀戒了。十几个清兵拦住绍兴方向的运河,让他和船上的人上岸检查被他射杀了,后来还有不少官兵上小艇追赶,可惜没人能追上,以他的臂力撑船速度那里是清兵能比的,而且开始追赶时林浩还向后开枪杀了几个撑船的人,没多久清兵就退了,船上的慧娘和婉儿被枪声吓得够呛的。
赶到绍兴城后又在绍兴住了几天,向沈伯涛和一营的杨顺苏伟泉了解一下绍兴府的情况。绍兴城现在是基本稳定下来了,招兵也在绍兴城中开展了。林浩交代了一下杨顺,让他在招兵工作完成后抓紧时间训练,然后将绍兴府交给沈伯涛管,他就带领一营和诸暨县来的2500新兵拿下余姚和宁波府,这样海边以后就再无清兵了!到时整个浙江十一府就有六府在他手上,只剩下北面的严州府,衡州府,嘉兴府,杭州府和湖州府了!
诸暨县衙门内,林浩和吕昌华在堂上闲谈着县内最近的各种事项。吕昌华经过这段时间的投入,也没有了当初对林浩的那种拘谨,两人就像多年没见的朋友一样拿着茶品谈着大清的各种政策条律!从吕昌华的言谈中,林浩觉得他的确是一个管理型的人才,针对大清的各种政策他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年纪也不算大,三十多的样子,处事还算稳重,当初自己杀进县城也没见到他惊慌失措,以后打下大清江山管理上还真需要这样的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