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县城内,一团和二团召开了营级以上军官作战会议。一团长胡斌首先发言道:“下面大家讨论一下整个作战计划。从各方侦察兵收集到的消息,朝廷这次过江人马有十万之众,其中马匹过江就有三万多,步军营就有七八万人,加上在杭州城本地的人马最保守估计也有十二三万。现今朝廷分三地驻军。到现在为止,一部分人马已经刚刚西至德清县城,具体人数尚不清楚,主要是现在朝廷兵马还在行军中,但人马不在少数。杭州城方向也有兵马进驻,剩下的人马在余杭临平山尚未出发。大家请看地图,清军在德清方向部署大量人马的目标应该是西进临安,到时清军可以和杭州城一起兵分两路进军临安县城,暂时上又可以和杭州城相互依赖防守,与东北方向的余杭人马形成一个三角型。余杭临平山人马应该不会太多,那里毕竟是运河北退的通道,所以清军不会留有主力人马。以上就是刚收到的最新形势,大家说说怎么打?”
新任的二团长首先立正向胡斌敬了一个军礼,虽然现在他和胡斌是同级别的存在,可是他还没有转变过来。
“报告团长,我认为不能等清军向我们进攻,如果清军处于野外,就是十多万人让我们抓也是件麻烦事,更何况还有几万骑兵!所以我认为最好是我们先进攻,将清军困在城里打,这样清军败就是迟早的事了!”
大家的目光全汇集在张昌华的身上,心中也想着其中的可行性!
“那你说说这次该怎么打?”胡斌也听出张昌华的意思,这野外作战的确对自己不理想。
“我认为清军沿途急行军的赶到杭州府,大队人马怎么也得休整个三两天,现在我们可以先派出一队人马沿路隐行,先拿下宜兴和常州两地。待三天过后就发兵德清,杭州城和在海宁登陆。海宁登陆后还需迅速拿下嵩德,这样就能切断清军运河东退的路线。这样先远后近的行动,清军就算知道常州失守也得同时面对我们三个方向的进攻,也没时间给他们反应调兵。如果计划成功,那么这次围剿的十多万清军将被我们围在杭州城附,他想跑也不容易了。”
胡斌听过张昌华的计划走到了地图边,详细的观看了地图,心里计算着各地之间的距离。各正副营长也围在他身后注视的地图,衡量着整个计划的可行性。
胡斌对着地图沉思了一会便转过身,见人人都在他身后看着地图便道:“张昌华的计划我个人觉得可行,毕竟我们两团人数并不多,新汉军虽然也有几万人,可他们没打过仗,要是在野外被清军骑兵一冲击,溃败是必然的。现在清军主力在德清县和杭州城,骑兵也尽在这两地,所以我认为这次我们将主要兵力放在这两地,只要一行动就得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守住各个城门,待新汉军赶到立马就可以攻城。余杭的临平山只是步军绿营,我们只要派出小量部队登陆海宁拿下嵩德守住即可。只要到时围住杭州城,就可以分出人马先将这部分人马解决掉了!”
一团和二团各营级以上军官也一致表态赞成二团长张昌华的作战计划。经过那么多次的作战经验,以一二团的战斗力完全不惧怕朝廷的兵马围剿,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朝廷用大量的骑兵包围冲击,这样的战场环境很难控制,打不赢他还可以跑。
张昌华提出的全面开战的计划就是针对清军的骑兵,将清军一下子打蒙,连调配的时间也不给他。预计最好的结果就是将清军困在城中,这样就能避免野外清军集结逃跑,毕竟守着几个城门所需要的兵力并不多,只要他们在城中要出来根本就不可能了!
鉴于预防清军意外逃跑,又考虑到清军这次聚兵十多万,肯定筹粮不少,所以必须要拿下常州以防清军北逃,又可以控制运河调粮北上。
胡斌在停顿片刻后又道:“好了,现在分配一下各营的安排。二团的副团长蒋胜军带领二团的一营和营属卫队拿下宜兴和常州。只要守住这两地,北退路线基本就封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