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不幸,皇纲失统。
国有大贼董氏,欺天罔地,擅行废立之事,藐皇权之威仪;残害英豪,暴戾不仁,其罪行,车竹难书!
天幸其殁,然,
后有贼甥牛氏,残暴更甚于卓,胁迫天子而谋大权,真乃觊觎神器之国贼;烹杀国士,囚禁良吏,实为残暴之禽兽!
不诛之国无以太平,民无以生存。呜呼,望檄文所到之处,天下有识之士,勠力齐心,除此国贼,正我炎汉!”
南皮县太守府中,袁绍正手捧着讨牛檄文,反复阅读。
“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么?”袁绍有点不开心了,讨董卓檄文,他已在心中构思过了,他的幕僚陈琳也替他代笔了。
只是还未发出去,被卢植抢了先手,白白失去了原本该属于他的声望。
“子远啊,你说我该不该去呢?”袁绍皱着眉毛问处于他下首的许攸道。
“本初,去肯定是要去的,据我所知,卢植似乎还在雒阳,此去当改会合为会盟!”许攸阴沉一笑。
不是旁人,正是那个帮助王考谋划刺天子立合肥的许攸。
那日袁绍自雒城出奔冀州,有心腹门客同党十数从之,而许攸正是其中之一。
啊…袁绍得许攸一言,茅塞顿开,他只觉神清气爽。
会盟,本是诸侯之间才能干的事儿,若按卢植信中,写的只是会和,那到底听命于谁呢?让别人带队?
不!不可能!袁本初有着他自己的骄傲,他已经将此次回合看成一次会盟,他要做的是盟主,统管讨牛之诸侯!
“伯求,你怎么看?”袁绍没有立即应下来,而是恭敬地问了一旁的中年儒生。
这个“伯求”正是名士何颙,这个人可算是了不得,他尝入太学,与郭林宗交好。
郭林宗何等人物?举个最明显的栗子,“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其声名可见一斑。
何伯求是党人,又与陈蕃、李膺等党人领袖交好,他在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时,遭宦官诬陷,从此开始逃亡。
后来袁绍在雒阳郊外为父母守丧之时,名为隐居,实在暗地结交党人,他与何颙,就是从那时开始结下深厚的党人友谊。
何伯求今年也已过了不惑之年,心思自然是比许攸沉稳许多,他开口道:“去是最好的,这对于本初你的声望来说,是极好的,它会让你在士林中的名声更进一步…”
相比于许攸说的,何颙所言似乎并不出彩,但袁绍听后脸上笑容更甚。
毕竟,知他心的,还是何颙呀!首发s:s:
袁绍虽来渤海不久,但已然是坐稳了这太守的位置。新81中文网更新最快电脑端:s:
袁绍一来,就开始招兵买马,因为他的名声实在太响了,一时间豪杰名士咸聚渤海。
渤海本就是富庶之郡,府库粮草兵甲无数,二来渤海高氏、还有州牧韩馥这么一襄助,再加上毋极甄氏所赠童仆资财,将近一万人的军队就这么拉起来了。
而现在,袁绍的机会来了!
……
兖州陈留郡己吾县。
在一座别野的偏厅里,坐着七八人,似是在商议对策。
“孟德,怎地说的?”此时一个粗壮的汉子朝着一个五短容貌的男子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