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笑了笑,走到了火焰边缘。山洞中温度比夏天还高,火海边缘的温度相比山洞内则是远胜一筹。但与王彤爬上来的火海深处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王彤摸了摸储物袋,面前出现了一个两尺多高的三足鼎炉。鼎炉青色,三个高足紧紧地扣在地面上,稳如磐石。
在半尺高的三足之上,是硕大的球体,自然就是鼎炉的主体部分。球体表面绘制着粗糙的图画,画面中是几只王彤不认识的怪兽,不知道炼制丹炉的炼器师是在哪里见过的,还是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随手绘制了上去。
丹炉最上方,一个像哥特式建筑的尖状鼎盖,漆黑如墨。
丹炉是三元门统一配发的,王彤隐瞒了自己能炼制融血丹的能力,他用的还是最初的丹炉。只要能炼丹就可以了,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刚开始炼丹的时候,王彤对丹炉还是很满意的。作为一个新手,对炼丹炉最大的希望当然是能多扛住几次爆炸。新手炼丹,炸炉是家常便饭,少则数十次,多则成百上千次。
可以说所有的炼丹师都是丹炉报废的“副产品”,哪个炼丹童子不想变成炼丹师?可是炼丹是个技术活,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无数炼丹童子炸炉把自己炸成了穷光蛋,炸成了负资产,债务累累,到最后还是无奈放弃!
王彤炸炉次数不多,这还是他的第一个丹炉。灵石是节约了下来,但丹炉还是炸过多次,不至于直接导致炼丹失败,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影响的。再加上丹炉档次的问题,在最后炼制融血丹的时候王彤就感觉到了明显的不足。
尽管最后凭借着高人一等的炼丹水平成功炼制出了融血丹,但成丹也受到了影响。本来这种情况应该坚决换丹炉的,但王彤为了隐瞒自己炼制融血丹的能力,不能明目张胆地在三元门换丹炉。在外面想找一个好丹炉难度更大,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王彤还在使用他这用烂铁打造的已经有几道细微裂缝的丹炉。
不说相比于那些废了无数丹炉的倒霉童子丹师,王彤幸运了许多。
他盯着眼前的火海,心中想的可不是炼丹。辟脉期修炼的丹药他根本就不缺,融血丹也有四枚,即使想炼制,手中的灵草也不够一份。
王彤这次是想要炼器。他的飞剑有些落伍了,勉强达到中品法器。虽然辟脉期修士用的就是下品和中品法器,而且以下品居多,但王彤可不想喝别人一样,他的法力比同阶雄厚,身家更丰富,有如此条件,自然要充分利用了。
即使上品法器,他操控起来估计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不用担心法力不足。王彤手中的炼器材料不多,但用来炼制飞剑却是再合适不过。王彤想到的材料,自然就是剑齿虎的利齿了,几颗锋利的獠牙,要能加入飞剑,虽然飞剑不能借此成为上品法器,但至少能成为中品法器中的精品。
王彤取出丹炉,没有马上行动,反而又从储物袋中掏出一些东西,在火海边摆弄起来。这些东西,竟是阵旗。这些阵旗自然不是王彤自己炼制的,基础性的阵旗,三元门还是给诸多弟子开放的。只要能拿出足够的灵石或者贡献点,没人会计较你用来干什么,直接兑换就是了。
仔细回想自己在阵法典籍上看过的阵法,王彤手臂连动,手中的阵旗一枚接着一枚地飞出,落在火海周围。王彤对于阵法似乎有点不太熟悉,中间错了四五次之多,不得不收回出错的阵旗,重新放置。足足过了半个时辰,这个不算多复杂的阵法才在磕磕绊绊中完成。
当最后一枚阵旗落位,原来像小水潭似的火海,摇身一变,竟如同河流般。范围急剧收缩,只有一个小小的火口,像极了喷发的火山口。原来十余丈宽的火海,只在一个角落处有两三尺的火焰源源不断地冲起,上升将近两三丈之高后,又落下,很快消失不见。
王彤布置的这个阵法,有点不伦不类。当然这不是他自己设计的,而是原来的阵法典籍上就是如此记载的。这个阵法原本的用途就是引导火脉,三元门丹部所用的巨龙形状的火脉,就是用此阵法稳固的。除了稳固,这个阵法还有强化功能,毕竟火脉内的火焰温度还是有些低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