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悟空,在八卦炉中“震”位之处,受那雷电之苦,不知挨了几日。
那炉前,众人忽见太上老君飘然而至。
老君问那道:“徒儿!情势如何?”
八戒见老君来了,也急起身围到炉边。
道童即回道:“师尊,前些日子,还能依稀听到那猴子在炉中有些叫喊声,这几日却是毫无动静了,怕是……?”
那八戒急问:“老君,猴哥不会有事吧!”
“欸!无事、无事!只要那猴头不错了方位、乱了时辰定是无事!”
那八戒又问:“那要是猴哥在里面忘了时辰,或错了方位呢?”
“那就看造化了!”
“若造化低了又是如何!”
老君见问,喝了一声:“你这夯货,怕是怎地?那猴头机敏无二,岂会有错。若真错了,我也有法子还你一个孙悟空!如何这般逼问?”
八戒笑道:“老官莫急!莫急!……我不是担心猴哥嘛。”
“你且安坐!下个六日之期我再来!”说罢,那老君便翩翩而去。
又六日已过,那老君果然来了,见那老君以指轻叩炉壁,俯身贴耳,倾听炉内动静。那悟空听到声响,又急急回神,认清方位,跳入“兑”位。
原来这“兑”位为泽,悟空直觉脚下如泥似棉,站立不稳。急欲跌倒之时,慌忙坐定,却总觉身下空空荡荡,似要下陷一般。
那行者在“兑”位处凭者一口真气,勉强端坐在那炉中挨过了六日,忽又听到炉壁上传来声响,急起身跳离“兑”位,寻着“艮”位坐定。
这“艮”位又与别处不同,第一日时,风平浪静,只见上方天光昏暗,周边温火弥身。至第二日时,那昏暗天光中,忽见有万千山石,飞流坠落,堪堪的从悟空头上砸下。
如此无名之石,不分好歹,大大小小,尖的尖,钝的钝,纷纷砸了一日。至翌日时,那飞石方停,却见那火也就更旺了些。
不待悟空分辨,却又从前后左右、四面八方飞来万千个石掌,掌掌击向悟空。悟空躲无处躲,闪无处闪,就如那民间铁匠铺煅打铁器一般,将行者周身煅得通体明亮、片片生光。
如此,那石掌直煅了悟空三日,没奈何,悟空只得心算口计,想着六日之期何时可至。
如此苦苦挨排,六日之期堪堪将至,不一时,悟空又听得炉壁之响,急急跳离此位,寻着“坤”位坐定。
......
这“坤”位又是不同,果是皇天后土,德莫大于地也。
只见此“坤”位火盈于上,地实于下,静坐之时,却觉春风拂面,暖阳被身。
悟空微闭双眼,直觉身旁如莺歌燕舞、桂馥兰香。体内五脏六腑也如春风和煦,全部滋养如重生了一般。
那行者复又入得定中,将那平生所学之紧要处,全部温习了一遍,更觉通体舒畅,神思周彰。
……
却说那自南天门而出的数十路人马之中,有一路,驾祥云径直去得地仙之祖镇元子大仙的仙观之外。不一时,入得五庄观中,见那观中弟子慌忙迎入,问明缘由,言说玉帝有旨,传镇元子大仙前去灵霄殿前演礼。
众人回道:“师傅前日安排弟子等看守庭院,言说要南行一躺,又说或三五日、或月有余便回,见今已两月有余,却仍未见归,不知何故!”
众弟子忽想起镇元子临行前在那殿中留下的一个紫金铃儿,对天使道:“师傅行前曾留下此金铃,言说有紧要之事时,可摇动此铃儿,莫不如就今摇之?师傅知我等在此摇紫金铃儿,必当速回!”
那一众灵霄殿使者道:“如此甚当!烦请诸位即行之,以便我等传达玉帝旨意。”
那观中大弟子邧奇子即摇动紫金铃,而后众人皆在殿内围座等候。
一众天使在观中正殿内等候半日,仍不见镇元子归来,又对一众人道:“想来,镇元子大仙必为紧要之事耽搁,我等来传玉帝旨意,也不可违了归期。今将玉帝旨意传予尔等,尔等待仙祖归来之时代为传之,切莫违了上天旨意!”
众人回复道:“有劳天使,定当传达,绝不敢违!”
言毕,那一众灵霄殿差使便驾祥云而去。
天使方去罢,众弟子急又至人参果树之下,见那果树朝南一面,又多了一大片枯叶,却不是究竟是何缘故。一众弟子心焦意燥,家师又急不见回观,只将一众弟子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计可施,大有无可如何之日也!
......
又说那自南天门而出的其余数十路人马,纷纷驾祥云而下,历时半月有余,方到得那三界各神各仙宝刹道场。传来玉帝旨意。那西天佛老、菩萨、五方五老、五斗星君、四帝等各路天神便急急携弟子赶赴那天宫灵霄宝殿。
及那三界众神随天宫所遣人马一同返场之时,比去时更多绚丽壮观。
见有数万神佛从三界各方位升起,分不清是旱路、水路、云路,升至半天之中时,皆成天路。大地苍生仰面而望,见那湛蓝高远的天空划过无数白光,耀的那天路繁华如锦织。
白光过后,皆生成一道水气,高悬于空,久久不见消散。
众神纷纷到得那天宫南天门之时,早已等候在那南天门的天宫各大小官员,将各路天神接到天宫各处安置妥当。直将那天宫一百零八殿安排的满满当当。
那大地苍生适晚而望,见那北斗光芒闪耀,其璀璨之状竟百倍于往日。
......
此时,悟空在八卦炉“坤”位中不知度过了几日,直感通体舒畅,神清气爽。忽又听得壁外传来声响,便知是老君传来讯息,急起身寻着“坎”位坐定。
此处“坎”位,又与各处不同,此位却是水位。上火下水,寒热交替、水火相侵。
时而火气自上而下烧遍通体,时而又水气自下而上,涌遍全身。一日内数百个寒暑交替相侵。如此反复,那寒暑之气一日较一日更甚,至第四日后,却又一日较一日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