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那孙悟空一行人,在灵霄殿玉皇大天尊驾前,解开了乌妖王及龙龟王二族之恩怨。那玉帝又遣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一众人吃了无数玉液琼浆,蟠桃仙果,离殿之后,正欲前行,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大圣请留步!”
行者急回头看时,惊道:“你这道人,唤我作甚?”
你道来人是谁?原来是太上老君八卦炉前看火的道人,昔日因被悟空踢倒八卦炉,从炉内掉落一块砖石,落在那阎浮世界之中,成就了一片烈火之山,名唤“火焰山”。那道人因此事,被贬下凡间,在火焰山上做了数百年土地。
后来,孙悟空一行人自西向东之时,收伏了牛魔王、罗刹女,那罗刹女又将宝扇拿出,煽灭了火焰山之火焰。于是,彼时那道人灾衍已满,复回兜率宫,做了个看炉正神。
那道人迎上前来道:“大圣,道祖命我在此等候多时!”
悟空道:“哦?!等我作甚?”
看炉道人道:“小神不知,但请大圣一行人随小神一同上兜率宫,道祖有话说哩!”
观音菩萨听罢,即听行者道:“悟空,道祖唤你,必有缘由,你五人且同上兜率宫,贫僧先告回荒山!待你等出了兜率宫,再回灵山,一同参见我佛!”
众人领命,果然随那看炉道人‘飞临太清境,径直上瑶天’。
......
行不多时,一行人入得兜率宫,又转过几重逍遥宝殿,云阙仙宫,终于到得丹房内,入殿之后,果然见那老君候在炉前。
行者跳将向前,扯住老君道:“老官,唤我等来此是吃丹哩?还是饮酒哩?”
老君笑道:“你这猴头,十分顽劣,无故又要吃什么丹?你几人在那玉京金阙里,还嫌吃的不够?”
八戒笑道:“老官说哪里话,谁还会嫌金丹多,仙酒丰哩?就是再赐千颗九转金丹,百十坛琼浆玉液,俺老猪也照样受用。”
老君咄的一声,用玉尘在那八戒头上轻轻一打道:“你这野髭,果然不长进!”。那老君说罢,引得众人齐笑。
行者道:“言归正传,老官,唤我等却为何事?”
老官道:“你四人何时动身,继续南下降妖炼魔去?”
悟空道:“正要去哩!”
老君道:“如此甚好,贫道传你四人的‘五行大法’可有精进否?”
悟空道:“略通了些儿,未得闲隙,少有精进!”
老君道:“时不我待,你四人亦不必全数都学了,只略精通其中一二样便可!你这猴头,即已炼得这‘不灭金身’及‘三昧真火’,所谓风助火势者,你将那风与火两样炼到极致时,便可平地起火。若他日身陷那万妖众中,一阵疾风相助,你这真火便可径烧八百里!只是莫轻用,免得伤及无辜!”
又道:“八戒,云与雷本不相离,云者,水之气也,你可将那‘水术’修到极致,以水引雷,亦是神威无穷!”
“功德佛,你十世修行,善心比金更坚,你只需修得金术,紧要之时,辟出一个金色法盾,再辅于‘无量神章’、‘无影剑阵’,那时节,万妖莫近!”
“沙和尚,你修个‘木术’罢,昔日本是卷帘将,将身立地之时,自然如抱石之青松一般,岿然不动!此法最适合你。”
老君一一嘱咐罢,又对众道:“临行之时,我再赐尔等一件宝物?”
众人急问:“是何宝物?”
老君道:“你四人在须弥山中,陷空山火云洞,黄金圣殿之内寻着的三个黄金匣子,前些时日,我闭关之时,参透其中天机,今已开得其中一个,内有诸多宝贝,其中又有一件宝物,可赐于尔等。”
四人大喜,齐道:“哦!是何宝物?”
老道欣欣然笑道:“诸君且看!”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对箍儿,众人看时,那箍儿似金非金,似玉非玉,只是两团十分华贵的蓝绿相间的光芒。
众人不解,急问道:“老官,此是什么宝物?”
老君笑道:“此等宝贝,有大神通哩!”
又道:“猴头,将金箍棒拿来!”
悟空急将手一伸,便见金箍棒破风而来,撞向掌心。行者递予老君道:“老官,要这金箍棒作甚?”
老君道:“那化外之地,愈发遥远。过了迷雾之地,就更加遥远了,那时节,你等往返不便,此等神通,却好助你往返,省却脚力。”
众人问:“究竟是何宝物?”
老君道:“不着急,不着急!”
说罢,那老君迈步向前,来到八卦炉旁,又命看炉的道人打开炉口,众人只觉一阵光芒崩射出来,后又觉一阵热气袭来。
老君将那金箍棒立在根前,众人看时,只见老君不知用的何法,将那两端金箍取下了,而后又将那对新的似金非金,似玉非玉的“箍儿”套了上去。
而后,老君又不知捻得什么决,但见那一对箍儿早已将金箍棒紧紧箍住了。事毕,老君将那金箍棒轻轻的举起,投入八卦炉中。又命看炉的道人将八卦炉门紧紧的闭合了。
老君道:“三个时辰后,便可开炉,到时你等再看功果如何!”
八戒笑道:“老官,即有三个时辰,不如摆上两桌,在此作得个宴席,聊以待时。”
老君道:“嘴脸!我这太清境,只了真火、真气,别的一概没有,你若要时,也将你这野髭火里烤上一烤?”
八戒吓得急忙躲到金蝉子身后道:“免了,免了!这火俺老猪消受不起!”
老君道:“尔等候在此处,贫道自去,时辰到了再来!”
说罢,摇摇玉尘,就欲离去,
悟空忽想起昔日佛祖之言,急扯住太上老君道:“老官,劳烦留步,俺老孙有几句话要问!”
老君道:“有何话说?”
行者道:“那日,雷音寺前,俺老孙听得佛祖道,那化外之魔,法力通天,教我等不可小觑!又说此行必见些见所未见之妖邪,遇前所未见之情境,历前所未有之劫难!言词颇切。俺老孙那日听后,自此上心,但不知佛祖所言者,究竟是何劫难?有劳老官略略的开开无量圣眼,替我等看看,我五人之前程,毕竟吉凶如何?果真有甚劫数,我等也好早作防备!”
老君道,“有道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吉也得前行,凶也得前行。而我三界之前程也还在你五人身上,你等谨记佛祖之言,步步小心即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