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已到二百年后。
此时,那齐天大圣孙悟空及金蝉子四人,忽到得“海市蜃楼”中,因苦寻熬烈不到,便在那“海市蜃楼”中的“天宫”及“灵山”之中,百般搜寻。
正搜寻时,四人忽到得“灵山雷音寺”内,被一金器所困,只因那悟空机巧缘深,悟得个“穿空”大法,破了那法器,救出金蝉子三人。
四人就出得殿来,正要驾云而上,忽一阵疾风吹来,那风中,又有无边寒气,那寒气裹挟着茫茫云雾扑面而来。
悟空大喝一声道:“何方神圣!快快现身!”
那云雾中,忽走出一人来,众人视之,见其乃是龙首人身,与熬烈无异,只是此人一袭黄衣,项上却又是一颗金色之头。
“咦!这化外,怎地平地里,忽钻出一个龙族之人来?”
大圣定睛一看,不觉得吃了一惊,急问道:“来人莫不是泾河龙王?”
那龙首人身,白衣红发,手提三尺天罡剑,怒目而视者回道:“你却认得我?”
大圣道:“如何不认得?”
不待那龙王回言,大圣又道:“你因何在此?又因何这般妖气凛凛?”
那泾河龙王呵呵冷笑道:“你也读得不少经书,岂不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今在此,非我本意,是拜那三界之神所赐!而你今日来此,也非你本意!亦是三界众神之意。若说我这妖气,哼哼!昔日你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之时,天下群妖,哪个能与你相比?!”
悟空忽听此言,其余也不计较,只是又对‘拜天庭所赐’之言疑惑不解,自思道:“又是三界所赐?”
急问道:“你又有何冤屈?但说无妨,俺老孙定为你做主!”
那龙王听罢,哑然一笑道:“泼猴,莫说大话,这个冤屈,你却做不得主!”
悟空道:“究竟为何,却说来听听!”
泾河龙王道:“可知我昔日因何而死?”
悟空道:“大唐皇帝驾前重臣,魏征一梦将你斩了!只因你阴魂不散,到地府吵闹,引得阎王将皇帝之魂勾至地府,说什么要‘三曹对案’,后才引出那大唐皇帝作得个水陆大会,又引出我师傅远赴千山,苦渡万水,去往西天极乐,求取三藏真经!”
泾河龙王道:“你即知此事,又说要做主,倒也好办。若论此冤,只有三个冤头,一是你那金蝉子师傅,二是唐朝太宗皇帝,三是西方如来佛祖。太宗已死,如来佛祖远在天边,如今就金蝉子在身边,我要他赔命,你敢下手么?”
悟空道:“岂有此理!干我师傅何事?”
八戒八沙僧听罢,急握起兵器,护在金蝉子左右。
泾河龙王道:“若不是为取经,何需我这龙头祭旗?”
大圣道:“岂有此理!你自犯天条,合当斩之,如何来怨我师傅?”
泾河龙王道:“你只知我身犯天条,却不知我因何犯天条!况且我犯天条者,罪不至死!你即也曾为妖,如何这般不智?天庭要取经便取,如何冤杀一条龙王?我替那天庭布云行雨,就是没有功劳,也有不少苦劳,如何只因行雨差了些点数,改了些个时辰,于民本也无犯,为何就要斩我这颗龙头?”
悟空喝道:“天庭法度如此!”
泾河龙王道:“哼,好个法度如此!只是你不知而已,那西方即有意传佛法至东土,又恐为天子所不容,故而引得唐王游地府,而我这颗龙首,却只无故被冤杀此间,只为做得个引子而已!”
悟空道:“强词夺理!可恨可恨!”说罢,就怒火中烧,举棒要打,忽又听泾河龙王道:“你莫要卖弄神通,我死了,恐无人知熬烈下落!”
悟空听得他说熬烈,急收了走道:“熬烈何在?”
泾河龙王仰面朝天,狂笑不止。忽而又一个转身,头朝下,脚朝上,似流星一般,朝下方直直坠落下去。
悟空急喝道:“莫走,趁早将熬烈还来!”说罢,也纵一道金光,朝那泾河龙王追了上去。须臾间,便钻入那无边云雾中,消失不见。
......
又说金蝉子三人见了,待要追上去,只是,不及悟空飞的疾速,三人只得立定在云中,束手无策、面面相觑。
八戒道:“嘿!这猴子,每遇妖邪就跟见了亲娘似的!三番说来要仔细,他却只顾抛下我三人。若是有妖魔来袭,却怎生是好?”
那呆子方说罢,三人就听得身后有风响,三人忙回头看时,不觉倒吸了口凉气。
沙僧道:“二师兄,你这酱盐嘴,敢情是在灵山佛前开过光的?”
八戒回头时,见那身后云中,无数正邪难辩之人,齐刷刷的站成一片,各持着兵器,在三人身后望着三人。
八戒顿感脊背发凉道:“晦气!果然就招得妖魔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