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大道极深远,千问无呼应!
如遇真人传,说破鬼神惊!
大者藏宇宙,微者入尘轻!
低者水火土,高者日月星!
明者显七色,隐者入人心!
妙者眼难见,玄者耳难听!
乾坤同久远,山海共回音!
若问何为道,勤读道德经!
这篇《问道》,单表那八戒,因误食了魔果,入了魔道,显化了旧时本象,将灵山大闹了一场。后被如来以神威之掌,将他打回原形。灵山诸佛又见那如来掌中有个魔物,名曰——“修罗梦魇”。
正惊叹处,又听得如来开示源流道:“......八戒,如今你寻上灵山,滋扰我宝刹。却也是你的造化。我以大法,将你体内之梦魇擒拿出来,使你不受其控制。只是,若要解开你这心魔,需是归本还原,入我法门幻境之中。阿弥陀佛!”
如来吟诵罢,施降魔印,而后,将台下一朵莲花,捻在掌中,而后抛将向前,化一团白光,将那八戒罩在那白光之中。
三千诸佛看时,那八戒,早已消失在那白光之中,不见了踪影。
......
而那八戒方睁眼之时,只前眼前一阵光影晃动,那光影稍息处,八戒定睛一望,吃了一惊道:“咦!灵霄宝殿!”
正诧异之时,只听得殿中有一声若洪钟之慈音道:“天蓬元帅!你可知罪?!”
八戒定眼一望,见那无边瑞气之中,端坐一个金色法象。那法象高不知几何,只见其渺渺茫茫,其身形如入无边宇宙之中。
八戒认得那法象,他不是别人,正是昊天金阙高无量天尊高穹上皇——玉皇大帝。八戒吓了一跳,直觉两脚发软,扑通一般,跪倒在地。战战兢兢的回曰:“老天尊,不知老猪又身犯何罪,望请明示!”
方说罢,却又听得有人回道:“陛下,微巨知罪!”
那八戒听时,只觉那声音不卑不亢,镇定从容。八戒诧异道:“咦,是何人不知死活?替俺老猪答应也便罢了,如何又这般说话?”
急抬眼而望时,见前方不知远近之处,跪着一人,那人之模样,却也十分精神。只见他身长五十余丈,穿着一袭玄冠金甲,负手而立,身后又站着十六员捆缚他的雷将。
八戒吃了一惊道:“咦,那人好生面善!”
细观处,又忍不住惊道:“天哪!那不是我做天蓬元帅时的模样?是谁在这圣殿之前假冒我老猪?”
说罢,他就起身,欲走向前去,走不出三五步,忽又被一见结界挡住,任凭他如何使劲,莫想动得分毫。半晌,忽低头一看,却又发觉自己的身形,如同一团幻影,虚无的仅是一层淡淡的金色粉末浮于半空之中。
八戒又惊道:“噫!老猪这身子......!敢情老猪已死了,显化阴魂喇?”
又听得那玉帝道:“你即知罪!朕当如何处置于你?”
他又忍不住向前看去,只见那诺大的玉帝法象之下,立着无数天将。那些天将个个神光赫赫,真个不怒自威。
那殿前的“天蓬元帅”道:“天尊在上,但有天条律法,按罪论处,末将绝无怨言!”
玉帝迟疑片刻,摇了摇头道:“按律?按律则当斩。”
玉帝这一句才说出,早将一众天兵天将惊的呆若木鸡,无一敢抬头直视。
那天蓬元帅狂笑一声,回道:“末将谢恩!”
这边呆子听了,忍不住赞叹道:“好个谢恩的八戒,不怕死的天蓬!你不折辩,反倒认罪谢恩,是何道理?”
那话音落处,忽见众仙中,有一皓首道人战战兢兢的出列,起手启奏道:“陛下!天蓬元帅罪虽当诛,只是,念在他是初犯,今又不避罪,望陛下广开无量之恩!姑且饶他一回罢!”
八戒急视之,却原来是太白金星李长庚。
玉帝听罢,微微一笑,又环视一圈,问道:“可还有哪位爱卿替他求情?”
那殿下众天将天仙,相互对视,纷纷摇头,而后,又将头深埋,无一人应答。
“多谢李长庚!只是下官罪有因得,不必为我求情。”那个天蓬元帅威风凛凛的回道。
那天尊轻叹一声,对众道:“天蓬元帅其罪当诛,虽有李爱卿求情,只是他即不避罪,慷慨赴死,此亦是大节也。即这等,朕不成全其美,却又是朕之过。”
又道:“左右何在?!”
早有三十六员雷将齐起手道:“臣等在此!”
玉帝道:“却将天蓬元帅押赴诛仙台!”
又道:“众爱卿移步,齐向诛仙台!”
那殿下一众神将果然低埋着头,轻声碎步而出。众神将退毕,那玉帝又唤上张天师,对其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张天师听罢,起手道:“微臣这就去灵山请如来佛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