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天,堂哥搭渡轮过来浦东。小毛和“四眼”,还有他的一个高中同学在东昌路渡口与他汇合。
四人互相都认识。堂哥比较详细的讲解了他这次浦东实地考察的计划安排。他选择的第一站,竟然是烂泥渡路。
小毛的高中同学叫谢雨生,今年大学毕业。不过他学的是经济管理,现在一家报社财贸新闻组实习。
这位高中同学和小毛关系要好,昨晚上回家的渡轮上和小毛偶尔相遇,听说了小毛堂哥的事情。他当然也认识堂哥,知道堂哥是名校高材生,又在核心部门任职,刚好这天有时间,就一道过来了。
初春时节,尽管百花还没有长出蓓蕾,枝头的绿意,才只有那么一行点儿,若有若无,但总是连空气都给人以放松的轻快感觉。
这天虽是阴天,但是好哥们见面,小毛他们心情似乎不错。从东昌路往前不远,然后大拐就是烂泥渡路。四人骑脚踏车沿路一直往前慢悠悠的行进。
满目所见,大街上全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平房或棚户,几乎看不到一栋高楼。
堂哥这次考察很细致,不时地往旁边的小巷弄堂里钻进去看看。里面不少居民因为居住条件窘迫,在公用部位随意搭建,使原本就狭窄的弄堂显得更为杂乱拥挤,最窄的地方甚至需要侧着身子才能通过。
小毛对这条每天的必经之路自然是再熟悉不过。还是在他很小的辰光从小就听大人说起过一句调侃的俗语:“黄浦江边有条烂泥路,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
只有游龙路上的浦东自来水厂绿色圆柱形的水塔以及绿色琉璃瓦的办公楼,算是一个显得有些特别的亮点了。
游龙路和小毛家所在的花园石桥路其实是一条路,只是被烂泥渡路一分为二。关于这条路的名字,有一个传说。说是原先黄浦江有条支流,据民间传说,乾隆皇帝乘龙船下江南时曾在此河边停泊,上岸游访,故称游龙港。
游龙路的两侧为居民住宅区,路的西端为上海第一家市办水厂的浦东自来水厂,北侧还有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
又转回到烂泥渡路,“四眼”自然对这里也很熟悉。他一边骑车,一边不解地问道:“阿哥,这条烂泥渡路,讲实话我闭着眼睛都能往前走到小毛家里的。”
堂哥看看“四眼”,笑道:“你街道熟悉是不假,可是这条路的历史你能说得上来的吗?”
“四眼”就只是骑车,不响了。
堂哥之所以选择这条烂泥渡路,其实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