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刚刚不知道是哪个答应说等我回来一起睡的。”赵佚认真说道。
“哎呀,哥你别说啦……”
颜雪瞪了一眼赵佚,嘟着小嘴,脸上的小酒窝又浮现出来。
赵佚微微一笑,让齐琴先去吃早饭,再看公孙颖她在思考什么,也不好打扰她,只管拉着颜雪准备往楼上走,走了没两步正要进屋的时候忽然听到身后愤怒的声音,还有脚剁地的声音。
“赵佚,你存心气我走是不是,松开她……”公孙颖高声喝道。
赵佚回头嘴里“哎”了一声,厉声说道:“公孙颖,你能不能清醒一点?我们真没可能,倒是我赵佚愿意真心交你这个朋友,不能的话,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恕不远送。”
公孙颖听到赵佚说出这种话,凑了上来,脸上表情很惊讶,质问道:“当真不念旧好是吧?!”
“是啊!你就当我赵佚是个混蛋行了吧。”
回忆虽然美好,但有些事情赵佚真忘不了,尤其是她骗自己这事,上山那些辛苦训练的事本就很单调乏味,难得有个异性知心朋友聊聊天,结果她还骗了自己,更是因为她,处处受针对排挤,时常忍气吞声,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恨上一个人,怨上一座城,赵佚又怎能不会记忆深刻。
公孙颖处在极其复杂特殊的家庭,早年她母亲先生了她,结果没两年又生了个女孩,虽然她的家庭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不舔男丁,对她本人来说是个悲剧甚至她的那个妹妹也是个悲剧。
书香世家、名门望族、官商巨贾讲究一个门当户对,这两姐妹无形之中就成了一对香饽饽,抛开长相不谈,就家世而言,也有多少公子少爷惦记,说得俗一点想娶她的人从这排到法国去。
公孙家本身和慕容家是世交,两家平时关系还不错随时都有走动。
结果,问题就出在这里。
某次回家探亲,两家相邀聚餐的时候,慕容家带足诚意来求结亲,这顿饭便成了典型的包办婚姻,日后她的妹妹也同样如此,一番商谈,公孙颖作为长女不幸被选中。
她要嫁的人也就是慕家长公子慕容浩。
这事很快在他们那个圈子里传开了,大家都来恭贺看热闹。
公孙颖一直默不作声听着家里父母、亲戚这一群人像讨论商品价格一样安排自己的后半生,越听越不好,到最后脸黑的滴出水来,直接摆起一副高高在上惹人嫌的臭脸。
她不想就这样把一生都托付给一个丝毫不感兴趣的人身上,即使他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嫁过去也有多数女孩子羡慕的锦衣玉食,真正快乐地幸福唯有两厢情愿的情爱,而情爱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败于现实。
她母亲感觉她可能有些极不愿意,所以才会脸色这么难看,忙把她扯到一边,问她真实想法。
公孙颖没好气的说:“你们就那么狠心为了利益,把自己女儿强嫁一个不喜欢的人嘛?他们是家大业大,这几年蒸蒸日上,可我们家有什么需要仰仗他们的?抛开其他不说,单说我要嫁的这个人,可是恶名昭彰,他干的荒唐事还少嘛,你们难道睁眼不见?”
一听这话她父亲直接怒言“说这么多,不就是不想嫁嘛,我告诉你,你现在可以不嫁,但是你必须要去一个地方吃几年苦,还有二十三岁之前找不到合我要求的男朋友,那你自己乖乖听话嫁过去。”
公孙颖怎么办呢?只能接受啊,之后就被送往天山南武灵院,公孙颖天赋本身就高的离谱,轻轻松松学的得心应手。
她父亲之所以先默许同意后又把她送往天山南武灵院,也是考虑到家族长远发展,更多的是无奈之举,因为自断后路。
当初她父亲始乱终弃,抛妻弃子,更是入赘改姓这一触及老一辈底线的缘故,她爷爷跟她父亲断绝父子关系,再无半分瓜葛,不受待见。
其实入赘改姓也是很常见的,关键的就是他为了富贵权势想要千方百计置他妻子于死地,行杀妻求将的人神共愤之事。
当时事发,可怜怀胎九个多月的姑娘,临盆之日渐近,天可怜见,未遭其害,冒着生命危险逃走了,老爷子一直自责辜负了结义兄弟临终一片嘱托,要不是乱点鸳鸯谱也不会害得如此悲惨。
天南地北的派人找寻其下落,这一找漫漫十几年匆匆就此而过,一个在天网的铁腕人物,雷厉风行、抗颜为师,和那些为了华夏千千万万的人民,默默付出的人一样也是民族的中流砥柱。
一生所做可以无愧天地良心,唯独这件事,比起自己亲生儿子,他更喜欢孝顺懂事的儿媳妇,识大体顾大局,更多的对她爱如己出,人老了经历太多,越经不住子女离别,自从她逃亡失踪之后,就像个孩子一样,没忍住伤心哭了起来,刚开始小声的哭,后来更是时常嚎啕大哭,痛心疾首,呼天抢地,才年逾花甲的人,身体每况愈下……
这么多年接连的打探,得到的消息都是,逃亡途中人已经去世,老人家坚信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人亲眼目睹她死了,否则就是还活在人世,皇天不负有心人,喜从天降的是,散出去的人带回一个好消息,据查孩子是成功诞下,转而又着手追寻孩子的下落,老人家有了盼头。
好事多磨,也就三年前的某个时候,忽然有了音信,当时收到有关他亲孙子的相关证明资料,还有偷拍偷录他的一些生活情景和日常说话交谈,经由他确认,又是惊又是喜,这外貌和她妈妈太像了,再看说话腔调还有走路姿势,活脱脱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完美继承了她母亲的优点。
大叫了一声:“老天保佑,我这老头子如愿要当爷爷了”两眼泪汪汪幸福的晕厥过去,醒过来的时候,结合他所学灵武的既查事实,认真想了一下,他能机缘巧合遇到这类人从小培养,说明这小子天生的走这条路,自己所在地方的特殊性,不能把他接回来直接相认,与其不让他学,倒不如给他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让他去自己闯闯,待到合适的机会相认就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