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国家力量在背后的支持黄龙飞这批商人在伊拉克了丰硕的成果。在他们离开巴格达的时候已经与伊拉克政府达成了数十项商业合同最后黄龙飞还代表所有前来的共和国商人与伊拉克政府签署了一份旨在加深今后合作层次的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相当隆重代表伊拉克的正是总统萨拉赫丁。
在这些合同中凌天翔也有一份即伊拉克政府正式聘用凌天翔的“砺刃”私人防务公司为所有在伊的外国公司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换句话说就是伊拉克政府出钱让凌天翔出兵保护所有外籍人员以及外国公司设施的安全。这是一份大合同按照凌天翔的估计他需要投入至少一个大队的兵力。同时这笔钱也不完全是伊拉克政府出的安保费用全都计算在了基建费用里面实际上最终都是由黄龙飞他们出的只是经过伊拉克政府转手之后才送到了凌天翔的手里。
黄龙飞他们谢绝了萨拉赫丁的邀请没有在伊拉克多做停留签字之后就直接返回了德黑兰可他们并没有急着离开德黑兰。
一周之后共和国政府与伊拉克政府正式达成了一份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国家间协议即《国家间能源交易协议》。按照该协议的规定今后将在共和国的上海建立一个能源交易中心由交易双方的国家代表共同议定能源价格并且签署能源买卖合同。能源地开采、运输、加工等辅助业务由能源购入国与私人或者国有企业签署合作合同。换句话说商业力量被完全排除在了能源的交易体系之外能源价格并不再由市场因素决定。
这一消息布之后黄龙飞当即就在德黑兰给国内打了一个电话表示愿意将他在上海的一块地皮拿出来并且出资修建一座办公大楼专门提供给国际能源机构使用。这让凌天翔想起了二战结束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当时联合国刚刚成立。就是洛克菲勒家族捐献了土地。并且出资修建了联合国大楼。而现在黄龙飞无疑是想做共和国的洛克菲勒。话说回来在袁鸿业、朱世宏与方兴国这三个人不与他竞争的情况下也没有人会与他竞争了。
共和国与伊拉克达成了国家间能源买卖协议的消息一经公布之后全世界的新闻媒体立即关注此事其报道地频率甚至过了美军从巴士拉地撤离行动。可以说这份协议地意义将对全世界的经济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伊拉克是世界上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石油储备国。而且石油的油质非常好大部分油田也易于开采这样一来开采石油以及石油加工的成本都相对较低。在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还一直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产油设施受到了巨大地破坏同时国际社会的禁运也使伊拉克的石油产业一蹶不振。当时伊拉克只能以换取食品、药品的方式来出口石油。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的油田几乎全部被美国的石油大公司非法占有虽然其产量一直在上升但是在没有国家力量的介入下。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一直不高且仅仅只输往美国。
在8前共和国就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地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虽然共和国进口石油地绝对数量比美国进口的要小得多在12年也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而已但是在8前共和国地石油进口量仅仅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共和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度远远过了美国按照大部分人的估计15到之内共和国将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最重要的是共和国仍然是世界上各个大国中经济展度最快的就算悲观的估计在未来之内共和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度展最快的大国。
毫无疑问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与第二大石油储备国走到一起其影响力是极为巨大的。当共和国开始帮助伊拉克修复油田开采设施修复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修复石油输送管道修复石油加工工厂等工矿业设施的时候共和国再为伊拉克产出的石油提供了销路保障那么伊拉克的经济收入就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伊拉克人民的就业有了保障生活有了保障那么伊拉克的社会就会恢复稳定同时伊拉克也将获得一次快展的机会。
相对而言这份协议对国际现有石油交易机制的冲击是最大的。早在数年前欧洲某国的一位经济学家就写了一本叫作《石油战争》的书这本书里不但揭露了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的真实目的而且还直接指出了一点解决石油价格过高的主要办法就是建立国家间的石油交易机制彻底杜绝投机炒作行为。而世界上炒作石油价格最厉害的就是美国的银行以及几家大型信贷公司因此在美国掌握着世界上大多数的油田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成立国家间的石油交易机制。同样的俄罗斯是产油国虽然其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都垄断在国家的手里但是其购买方则是西方的私人企业因此俄罗斯也不可能来主导形成新的石油交易机制。真正有能力而且有办法来制定一套国家间石油交易机制的就只有共和国了。
最初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共和国先要争取的是伊朗。毕竟伊朗有健全的国家体制而且才击败了侵略者。更重要的是伊朗的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同时伊朗与共和国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伊朗还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也就是说如果共和国能够与伊朗达成协议地话那么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样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伊朗很难立即投入共和国
特别是在俄罗斯不赞成这种交易体制的时候伊朗出决定。只是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