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游刃有余 第二十八节 拔刀出鞘
随着直升机的轰鸣声逐渐远去,凌天翔跑上了山坡。
“这是我们所在的位置。 ”顾卫民将地图铺在了一块岩石上面,虽然单兵电脑中有现成的数字地图,但是他仍然习惯使用传统的地图。 “距离军营大概有15公里,行军需要至少2个小时,考虑到中途绕路,以及避开敌人警戒部队所需要的时间,我们至少得在4个小时之内机动到位,最好能够缩短到3个小时之内。 到时候,各部队发出就位信号。 这是战斗开始前的最后一次信号。 ”
凌天翔与甘宁军都点了点头,为了确保不被敌人发现,尽量减少无线电通信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发出的确认信号也非常短暂,基本上不可能被发现。
“到时候,由老甘首先发动进攻。 ”顾卫民看了眼手表,“撤退的时候,要发出信号,好让我们知道具体的情况。 接着就是支援部队负责压制营地内的重武器。 直升机将在大概10到15分钟之内到达,因此,在这期间,无论如何都要控制住局面。 主力突击部队需要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投入战斗。 ”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负责火力支援的直升机群只能在俄罗斯境内待命。 这样一来,直升机群在接到了战术支援的命令后,需要至少10分钟的时间组织,并且飞到营地上空。 这是短得不能再短的时间了。
“问题不大,主要就是配合。 ”甘宁军嘀咕了一句。
“战术配合由张祖德全权负责。 另外连豫泯会每五分钟给我们发送一次战场情报。 而我们在前线的配合,主要就是按照计划行动。 ”
凌天翔沉思了一下,说道:“就这么办,我们得抓紧时间。 ”
队伍立即分开前进,凌天翔他们地目的地是营地西北面的那座山丘。
一路上,凌天翔与所有队员都保持着沉默。 为了能够让支援部队安全到位,顾卫民特别给他们这边安排了一个小队的侦察兵。 这一个小队的十名队员都是最初加入军团的特种兵。 能力极为出色,而且一直跟随顾卫民作战。 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他们地任务就是在主力部队前面大概2公里处前进,负责铲除敌人的暗哨,或者是提前发回信号,好让主力部队避开敌人地巡逻部队。
因为有无人侦察机的支援,一路上,部队避开了所有的巡逻部队,而且部队是从南面进入的。 因此也没有遇到多少暗哨。 原本计划需要花4个小时的路程,实际上只用了3个小时就走完了。 最后,部队停在了山丘的西北面的一片树林里面,距离营地不过2公里。
“前面就是营地。 ”侦察小队地小队长赶了回来,“现在只能分散前进,不然很容易被发现。 ”
凌天翔点了点头,朝围在周围的三十多个狙击手看了一眼,说道:“按照计划行动吧。 我们大概还有3个小时的时间。 ”
队伍立即散开,32个狙击小组都有自己的位置。 有了高分辨率的卫星照片,加上无人侦察机拍摄下来的照片,就提前安排了每一个狙击阵位。 准确的说,是每一个狙击小组的隐蔽地点。 只有到了战场上,狙击手才会确定最后地狙击阵位。 而且会预先设置好几个狙击阵位,这样才能避免遭到敌人狙击手的反压制。
2公里的距离,凌天翔与阿马拉是爬过去的,足足花了2个半小时的时间。 其他的所有狙击手也都是爬过去地,谁都知道,这2公里的距离极为关键。 虽然有山丘的掩护,敌人的侦察雷达不会发现他们,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敌人没有在这附近设置暗哨。 当然,更重要的是。 头顶上说不定会有敌人的无人侦察机在活动。 那麻烦就更大了。
每爬出一步,凌天翔就会停下十多秒钟。 仔细观察了周围的情况后,再爬出下一步。 阿马拉跟在他身后大概10米的地方。 两人身上都披着山地作战伪装服。 这些伪装服都是队员们自己加工制作的,与一般的制式伪装服有很大地区别。 外观上,差别最明显地就是颜色。 这几乎与周围的地面颜色完全一样。 另外,伪装服是由吸收雷达波地材料制作的,还有很不错的隔热能力,可以应付雷达与红外侦察。 材质也要比一般的伪装服稍微硬一点,这样才能够在外观上更像是一块岩石,不至于被人一眼就看了出来。
这2个小时的日子是很不好受的。 密不透风的伪装服有不错的伪装效果,但是被裹在里面的人却非常难受。 虽然高加索山区的气温并不高,但是憋着2个小时不透气,那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
爬到半山腰,凌天翔停了下来,过了一阵,阿马拉也爬了过来。
“差不多就这里了。 ”凌天翔长喘了口气,“现在要等支援小队行动,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然后我们再翻过山顶,进入隐蔽阵位。 ”
阿马拉点了点头,他也了解整个战术计划。 到时候,支援部队将为他们争取到宝贵的十分钟时间。 在十分钟之内爬过山顶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可是要同时避免暴露,这就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要吃点吗?”凌天翔拿出了压缩饼干。
阿马拉摇了摇头,他对这类高能口粮从来不感冒。
凌天翔自顾自的吃了起来,没有再理会旁边的搭档。 阿马拉也没有开口,毕竟现在距离敌人的营地就一步之遥,他不免有点紧张。 凌天翔心里也有点紧张,但他没有表现出来。 谁都会在危险前面感到紧张与害怕。 可一个优秀的战士能够战胜自己地害怕,而不会被紧张的情绪所控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