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莫城中,宋就端坐在衙门口前,他从胸前拿出刚刚奚弘交给他的文书,仔细研读了起来。
草民奚弘,虽不曾拜于名师之下,好善勿勿,不及远矣,然半年之内,遍历外野孟养,蛮莫,孟密,阿瓦,密堵,送速等数城之地,各中情况,多有所知,故提出此策,资以治理。
外野之地,汉胡杂然,号为难治,不施教化,难以训民,故当务之急,在于立书院,兴民学,脱胡语,入汉邦。
密堵、送速之地,拱卫孟养,立于边陲,然物产不丰,民力不足,难以驻军,又不可不驻军,我领兵之时,已着当地守军屯田自给,兵屯之法,自太祖以来,时至今日,多有废弃,固当重视,不可再废,否则二城难以保全,孟养不安。
东吁之人,急攻好利,以战养兵,专事劫掠,虽今已平,然日后定有反复,不得不防,界牌关之工,断不可废,此关若成,东吁纵来,无能为也。
蛮莫要冲,今虽已定,然形势险要,不可怠慢,即使兵力不加,也可多部署火器,以备不虞。
今外野悉定,百姓安居,宜招抚流民,劝课农桑,勿施徭役,不出数十年,此地皆为我大明之地,此民皆为我中华之民。
蛮莫郊野之河坝,需按我之法,仔细修筑,此坝一成,上可以兴蛮莫孟养,下可以治东吁阿瓦,实为重中之重,不可荒废。
至于解英王实,李朝寇崇德等人,功过得失,全赖于大人,还需慎重处置,勿使变乱再生,则百姓之幸也。
半年来承蒙御史大人照顾栽培,无以为报,此策实乃我个人所见,其中尚有不妥之处,大人可酌情查看,以备资政之用。
草民奚弘敬上,今当远离,不知何日再能想见,万望御史大人保重身体,后会有期。
宋就将文书看过后,半晌,他又将材料郑重的收好,传令道:“来人,火速将这份文书带往孟养,亲手交到御史大人手中,不得有误,明白吗?”
“是,大人。”说着,侍卫接过文书,马上退了出去。
吩咐完后,宋就站起身来,此刻蛮莫已经焕然一新,家家安居乐业,不负以往。他淡淡的注视着从刚才开始便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禁叹道:“璟昳啊,你有如此见识,却为何要四海为家……我真是不理解你啊……”
孟养城中,此刻也降下了淡淡的小雨,而衙门之内,苏酂正拄着额头,批阅着公事。
陈严之早已经回云南府去了,公府中没有得力之人,苏酂难得清闲。
这时听得门外传来脚步声,苏酂头也不抬,开口问道:“外面什么人?进来吧。”
这时一个信使模样的官差几步走了进来,见到苏酂,马上拜倒道:“小人龙氏,乃是新任云南按察使薛梦雷的书童,特来拜见御史大人。”
苏酂听了,忙停下手中的笔墨,抬头问道:“哦?原来是薛大人的书童,既然如此,薛大人不日即将到任了吧?”
“是的,薛大人会同中官张公公不日即会到达孟养,日期应该不会超过正月十五,故而特让小人提前来知会大人一声。”
苏酂听了,忙道:“哦,原来是这样,本官知道了,你为使者,一路辛劳,就暂且在旅馆休息下吧,本官这就着下人准备,迎接叶大人,张公公到来。”
说着,苏酂招呼周围侍者,将那书童带下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