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哥劝回了年老、年少的乡亲们,他和王子响带着二三十位年轻人,继续往下寻找李乃青的尸体。结果直到天黑,依然一无所获。
往回走的路上,杨五哥伤心不已,五内俱焚。他两腿艰难向前迈动的同时,大脑一直想象着李乃青生前的音容笑貌。想着李乃青安葬小秀时忙碌的身影;想着金牛河三结拜时的场景。再往后,萦绕在他大脑经久不去的,是他大哥处事的沉着、冷静和足智多谋。除此,他想的更多是,李乃青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与他杨五哥有直接关系。倘若他杨五哥不曾到过金牛河,他们当初不认识,李乃青不一定就是这么短暂的人生。
人呵,与人结识作朋友,也是福兮祸所依。
最后他想到了,远在西边的大嫂和孩子们,可怜他们此刻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作了孤儿寡母。
第三天,由杨五哥主持,在李乃青他生前喜爱的,学堂后面的山冈上为李乃青建造了一座衣冠冢,碑文大书“兰溪义士李乃青之墓”。
至此,“金牛三结义”三缺一。杨五哥和王子响的悲伤程度,就像刘关张时代没了关云长那样,痛不欲生——那一晚,塔镇弯人都能听到王子响那苍凉的,催人泪下的,呼唤大哥的悲嚎声。
至此,包括杨五哥、兰如和王子响在内,竟没有一人知道李乃青死前的偷梁换柱,更没有一人知道他舍命忘死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宝物。自然也就无人知道这学堂之内还有宝藏。
——但愿这不是永远的秘密。
丧事后,第四天在收拾李乃青遗物时发现,除了两套换洗衣服,再就是床头案边,有两摞他认真批改的学生作业本。除此,整个房间空空荡荡,一无所有。
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一个客居他乡的男子,他能有什么呢?本来,如果把那批宝物算作有他一份的话,他应该是很富有的。那种物资和精神上的富有,虽不能用“富可敌国”一词形容,但也能魁甲一方。可是如今,都被他振臂一掷,把富贵和生命全都投入大江了,自然也就从新回到了一贫如洗。
但令杨五哥不解的是,日前分别时,李乃青案头上,摆满了各类精美的赏石,现在荡然无存,一枚不剩。哪里去了?
那些赏石,全是他从江边捡来的,其中还有两块“尉迟敬德制”的唐朝青砖。谁拿去了,当兵的?不太可能。欣赏奇石多是文人们的爱好。韩复信手下那批当兵的,要找偷鸡摸狗者比比皆是,但决难找出那等雅士。何况,当兵的临走不都扛有粮食吗,哪有余力去扛那些沉重的石头?
这是一个谜。
杨五哥和兰如默默的,久久地坐在李乃青原有的房间里,不忍离去。在这里,他们仿佛能嗅到李乃青的气息;在这里,他们能在心灵上与李乃青对话。在这里他们能感觉到,他们的大哥没有死,不会死;大哥将永远活在人心中。
昨日,他们在李乃青坟前已商量过了,待忙过近期要办的两件事,即由杨五哥和王子响再赴陕西,寻找并接来他们的大嫂和孩子。他们一致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照看大嫂和抚养孩子们成人,并希望淘宝网女装 天猫淘宝商城 淘宝网女装冬装外套 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 淘宝网女装夏款 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裙子 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淘宝网夏装新款裙子淘宝网女装2012商城淘宝网女装春装连衣裙淘宝网女装商城购物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淘宝网女装冬装羽绒服淘宝网女装天猫商城 淘宝网天猫商城淘宝网女装秋装购物 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 淘宝网女装冬款永远作他们的亲人。
王子响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整日躺在他原来的房间中发愣、喝酒,人也明显地消瘦了很多。兰如又想到去看王子响。为让杨五哥能静静地缅怀大哥,临走她顺手拉上了房门。
杨五哥目送兰如出去,当兰如反手关上房门后,他突然发现门页后边,有几行毛笔书写的字。字体很大,笔力苍劲;远远看去,他第一眼便认出了是李乃青的笔迹。他腾一下跳了起来,恍若忽然间看到了亲人似地扑了上去。
果然,字——真真切切是李乃青的亲笔手迹。是一首诗。墨迹新鲜,墨香扑鼻。从字的新鲜程度上看,可以认定是前两日写下的。可是,为什么要将这首诗留在如此隐蔽地方呢?这种神秘的作法,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怕被外人发现。怕人发现而又要书写,当是无奈,当是不得已而为之。想到此,杨五哥断定,这字十有**是大哥赴难之前留下的,是绝笔,目的显然是要告诉他们一些什么。
兰如回来推门,杨五哥立刻拉开门道:
“快去叫二哥,大哥在门后留有一首诗。快!”
王子响很快赶来了。三人一块围在门页后面看。诗文是——
物以类聚人群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