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印刷工
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能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
——培根
18世纪,印刷厂大多是手工小作坊。作坊主往往同时也是印刷工。当时有个叫安德鲁.布莱德福特的人,手里有一份让所有印刷商眼红的合同——他包揽了所有印制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文件和宣传品的活儿。虽然布莱德福特的印刷厂秩序混乱,印刷质量不高,但因为有了合同,他感觉高枕无忧。
有一次,一位宾州政府官员要在大会上宣读一篇重要的致辞,要求布莱德福特为他印制发言稿。布莱德福特又和从前一样,把文件马马虎虎排版,草草地印刷出来。
另一名年轻的印刷商,注意到布莱德福特的弱点,知道他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年轻人找来官员致辞的原稿,费尽心思地把版式设计得优美大方,又严谨地依照原稿一遍遍核对印刷品上的字。然后他把自己印制的内容精确、样式美观的致辞,送到每位政府官员手里,同时附上自己对官员致辞的见解。他还给每位参加会议的人也发了一份,并在致辞后面附上一段话,感谢他们对宾州的关心。
可想而知,第二年政府就和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印刷合同。这个年轻人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懂得等待时机,更懂得如何利用它。再往后的故事众人皆知:年轻人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从印刷工成长为作家、科学家、外交家、发明家和音乐家,并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但他去世后,墓碑上只简单刻着“富兰克林,印刷工人”几个字。
常常,那些跑得快的人未必就能赢,力量大的人未必会在比赛中得胜;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在乎当时的机会,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点。
立即行动
做事要行动,而不是无谓的想法和不切实际的讨论。
——卡夫卡
小村落里,村长拉里的家着火了,全体村民尽全力赶来救火。
可是,尽管村民们用尽一切方法试图灭火,只见火势似乎越来越嚣张,丝毫没有熄灭的意思。
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之际,突然,山坡上有一辆满载壮汉的大卡车,飞驰而下,直接冲入火场。车上的壮汉们,一秒钟都没有耽搁,立即跳下车来,用他们身边所能找到的任何工具,包括扫帚、拖把、水桶,甚至身上所穿的外套,灵活地运用这些东西,拼命地扑灭身旁的熊熊烈火。
在众村民的喝彩加油声中,这一批火场生力军,竟然奇迹般地将这场大火扑灭了。
拉里村长为了感谢这些壮汉的鼎力相助,在数天后,特别举办了一次表扬大会。
在表扬会中,拉里村长颁发一笔巨额的感谢金给这些英雄们,由卡车的驾驶员,代表上台接受这笔奖金。
在颁奖仪式完成后,拉里村长兴奋地问代表领奖的驾驶员:“你们将会如何运用这笔钱呢?”
驾驶员抓了抓头,回答道:“我想,有了这笔钱,我要先把那个该死的刹车修理好再说。”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是不是有过无数次,因为自己的刹车失灵,而错失大好良机的遗憾?积极果断的行动方针,相信永远比怯懦不前,更能创造崭新的机会。或许,您不愿意让自己置身于酷烈的火场提炼出真正的黄金来。
中学的作业
无论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成功者永远不放弃做好身边的小事。
——韦提尔
毕业20年了,杰夫和他以前的高中同学组织了一场联谊会。
在联谊会上,大家把一直还住在德斯小镇的原班主任用专车接了来。老人已年过古稀,头发全白了,手脚都已不便。同学们依照原来教室的模样布置了聚会的场合,要求各位同学按20年前的座次坐好,并给老师布置了讲台,将老师请到讲台前。
轮到同学座谈了。杰夫和同学在讲话中首先感谢老师的栽培。
班主任听了也不说话,直到临结束,站了起来,说:“今天我来收作业了。有谁还记得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吗?”
杰夫还记得那天是个晴天,班主任把大家带到操场上,说:“这是最后一课了。我布置一个作业,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请大家绕这500米操场跑两圈,并记下跑的时间、速度以及感受。”说完便走了。
20年后老师说话了:“我离开操场后,在教室走廊上观看了同学们的完成情况。现在,20年后的今天,我对作业讲评一下。跑完两圈的有4人,时间在15分20秒之内。1人扭伤了脚,1人因为跑得太快摔了跤,有15人跑过1圈后觉得无趣,退出后在跑道外聊天儿。其余的嫌事小,没有起步。”
大家惊异于老师记得如此清楚,一下子看到了老师昔日的风采,纷纷鼓掌。
掌声落下来,老师继续说:“我就这次作业,并结合本人70余年的人生体验,送各位四句话:其一,成功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其二,不捡身边的小蘑菇的人,捡不到大蘑菇;其三,跑得快,还需跑得稳;其四,有了并不意味着就有了终点。你们现在都已36岁左右,正处在黄金阶段,此刻尚不是对老师说感谢的时候,请你们多说说自己人生的作业。”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对于成功者,人们只关心他们的成功,却忽视成功背后的平凡,只要我们努力,从小事做起,任何人都可能成功。
深远的眼光
具有深刻反省精神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
——卡耐基
一个年轻人谢诺阿在路上与他大学时期的教授德里巧遇,老教授关心地询问谢诺阿的近况。
经昔日的恩师这么一问,谢诺阿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将自己从离开学校,进入目前工作的公司,所有遭遇的不顺利情形,一五一十地向德里教授尽情倾诉。
德里老教授耐心地听着谢诺阿的抱怨,好不容易等到谢诺阿告一段落,老教授才点点头,说:“看来,你的状况似乎不是十分理想;不过,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改变这种现况,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呢?”
谢诺阿急忙回答:“我当然想要过得更好呀!教授,有什么诀窍吗?”
老教授神秘地笑了笑:“的确有诀窍,你明天晚上若是有空,到这个地址来找我!”说着,德里老教授递了一张名片给谢诺阿。
第二天晚上,谢诺阿来到德里老教授的住处,那是在市郊的一处简陋的平房。老教授看到谢诺阿,高兴地在屋外摆了两张摇椅,要谢诺阿坐下来陪他聊天、看星星。
德里教授言不及意地和谢诺阿聊了半晌,谢诺阿急躁起来,急着要德里老教授告诉他,如何才能使自己过得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