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每分钟52次
想升高,有两样东西,那就是必须作鹰,或者作爬行动物。
——巴尔扎克
每天早上,洛克菲勒9点一刻准时来公司上班。他衣着考究,墨玛瑙的衬衣袖口链扣上刻着一个漂亮的字母“r”。洛克菲勒尽管出身于生活节俭的农村家庭,对衣着却非常讲究,他非常看重皮鞋是否擦得干净,竟然为每个办公套间免费配备了一套擦鞋用具。洛克菲勒是个高个子,苍白的脸上蓄着精心修剪的金黄色连鬓胡子,每天早上都有一位理发师准时来给他修面,他每次赴约都非常准时,他说:“谁都没有权利无谓地占用别人的时间。”
每天早上,洛克菲勒都以他特有的沉稳轻声地与同事打招呼,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然后消失在他简朴的办公室里。就连标准石油公司的员工们也觉得他行动诡秘。一位秘书说:“他不爱见人。我从来没亲眼见到他走进或离开办公楼。”另一位下属也说:“你总是看不见他,但总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洛克菲勒很少会见陌生人,喜欢别人用书面形式与他联系。他一向提防行业间谍活动,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这使得他身边的助手觉得他难以理解。他善于保守秘密,把自己的脸磨练得像戴着一副毫无表情的面具一样,下属给他送来电报时,竟然无法从他的脸色上看出消息是好还是坏。
洛克菲勒认为沉默代表着力量:只有内心虚弱的人才会随口乱讲,对着记者喋喋不休,而谨慎的商人则守口如瓶。“成功来自多听少说”和“只说不做的人就像是长满荒草的花园”是洛克菲勒最喜欢的两则箴言。洛克菲勒在谈判中将他那中西部人典型的沉默寡言发挥得恰到好处,令对手们不知所措,只好对他的意图乱猜一气。洛克菲勒生气时更是沉默得让人觉得恐惧。有一次,一位气急败坏的承包商闯进洛克菲勒的办公室,对着他暴跳如雷、大喊大叫,他却无动于衷地低头伏在办公桌上继续他的工作,直到那个承包商精疲力竭时才抬起头来。这时,他在转椅里左右转着,看着对方冷冷地问道:“我没听清你刚才说了些什么。你能再说一遍吗?”
在创业初期,洛克菲勒见了面能叫得出每位员工的名字,并且不时会在办公楼里巡查。他走路时脚步很有节奏,像是节拍器一样稳定,总是在相同的时间走过相同的距离。他走起路来几乎没有声音,说话时声音也很轻,像是个殡仪馆老板。他悄然无声地在办公区走来走去,有时会突然停在某个员工的办公桌旁,彬彬有礼地柔声说要检查一下他的工作,吓对方一跳。员工们很少看见洛克菲勒,常常只能猜测他的行踪。
洛克菲勒以前曾做过簿记.员,因此十分重视记账的作用。一位会计记得,有一回洛克菲勒在巡视时突然停在他办公桌旁,很有礼貌地说:“请让我看一下。”然后飞快地翻阅这人的账本。“记得很好,”他边看边说,“确实很好。”突然,他发现了一处小错。“这里有一个小错误,你把它改过来好吗?”洛克菲勒翻阅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账本的速度之快,令那个会计目瞪口呆。“我敢发誓,”会计说,“整个账本上就出了这么一个错。”
洛克菲勒尽管把自己的意志力.磨练成了达到其目的的有效手段,仍然不失是个*情温和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现在说出或做了什么让人无法容忍的事情,也休想看出我有丝毫的冲动。”他总是以自己的脉搏低于常人为荣——每分钟只有52次。许多雇员都说洛克菲勒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提高过嗓门、说过污言秽语或是有过什么不文雅的举止。员工们对他的评价普遍很高,觉得他做事公平,待人宽宏大度,没有大老板的架子。有件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洛克菲勒热衷于健身,在财务部摆了一架供他锻炼用的木头和橡胶做的健身器。有一天早上他来健身时,一名年轻的会计没认出他来,向他抱怨说那台健身器是个讨厌的累赘,要求把它拉走。洛克菲勒说了声“好吧”,就叫人把它拉走了。过了几天,那个年轻人知道他斥责的人是老板,心里害怕极了,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到任何训斥。即使是在处罚犯了大错的员工时,洛克菲克也会觉得不忍心。对于贪污的下属,洛克菲勒不会把他送上法庭,只是把他解雇了事。
最重要的是,洛克菲勒用自己.狂热的完美主义观点激励着员工。洛克菲勒做事从不马虎,他写的几十万封商业信函都经过不厌其烦的修改,篇篇都是言简意赅、措辞讲究的典范。洛克菲勒每次给秘书口授完信函,都要修改五六遍,直到把每个多余的字都删掉,认为收信人能得到他想传递的信息后,才工工整整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一位高级助手回忆道:“我见过他一连在几百份文件上签的名字。他签每个名时都认认真真,好像那个签名将是他被后人怀念的信物似的。在他心目中,每一个签名都是一件艺术品。”这种追求卓越的**感染了整个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的业务都明显地体现出洛克菲勒的个*。
罗杰斯记得一些他的老板在金钱方面一丝不苟.的趣事。一天,洛克菲勒离开办公室时,翻遍自己的口袋,发现没有带零钱,就向罗杰斯借一个5分硬币。罗杰斯主动表示这钱算送他了,洛克菲勒却谢绝道:“不,罗杰斯,别忘了问我要。这可是1元一年的利息呐。”
“只要有时间,只要有机会我也一定能成为亿万富.翁。”洛克菲勒的名言造就了巨富比尔.盖茨,也指引了想要成功的人。成功很少有偶然,有了更多的生活积淀,她才会青睐于我们。
生长在心中的杂草
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座园圃,让它荒废还是让它.洁净美丽,那全在于我们的意志。
——柏拉图
休谟的弟子,个个学富五车。
一天,这位先哲.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对弟子们颇有些放心不下,于是就决定天讲授最后一堂课。
“你们看,田野里长着些什么?”休谟问。
“杂草。”弟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告诉我,你们该怎么除掉这些杂草?”
众弟子不禁有点愕然,心里说: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
大弟子首先开口道:“只要给我一把锄头就足够了。”
二弟子马上说:“还不如用火烧来得利索。”
三弟子反驳说:“要想斩草除根,只有深挖才行。”
……
等弟子们全都讲完后,休谟微微一笑,站起来说:“这堂课就到此为止。你们回去后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清除一片杂草,一年之后再在这里相聚。”
一年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当弟子们再次相聚时,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无论他们采取什么方法,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有的反而更多了。因此,众弟子都等着向老师请教。
然而先哲已经与世长辞了,死后只留给弟子们一本书。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你们的办法是不能把杂草彻底清除干净的,因为杂草的生命力很强。要想除掉田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田野里种上庄稼。是否想过,你们的心灵也是一片田野。”
如果让真、善、美充溢于我们心灵的田野,把假、恶、丑排斥于心灵的田野之外,我们的心灵就会被净化,生命的境界就会得到升华,平凡的人生也就会闪耀出诗一样的光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