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人口
人不光是他生来就有的一切,而是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德
费利斯的父亲出身贫苦农家,只读到五年级,家里就要他退学到工厂做工去了。
从此,世界便成了他的学校。他对什么都有兴趣,他阅读一切能够得到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他爱听镇上乡亲们的谈话,以了解人们世世代代居住的这个偏僻小村以外的世界。父亲非常好学,他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不但随同他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后来还传给了他的家人。他决心要让他的每一个孩子都受良好教育。
费利斯的父亲认为,最不可宽恕的是他们晚上**时还像早上醒来时一样无知。他常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出世时愚昧无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
为了防止孩子们堕入自满的陷阱,父亲要他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而晚餐时间似乎是他们交换新知识的最佳场合。
他们每人有一项“新知”之后,便可以去吃饭了。
适时,父亲的目光会停在他.们当中一人身上。“费利斯,告诉我你今天学到些什么。”
“我今天学到的是尼泊尔的人口……”
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
费利斯一向都觉得奇怪,不论他.所说的是什么东西,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
“尼泊尔的人口。嗯。好。”
接着,他父亲看看坐在桌子另一端的母亲。
“孩子的妈,这个答案你知道吗?”
母亲的回答总是会使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尼泊尔?”她说,“我非但不知道尼泊尔的人口有多少,我连它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呢!”当然,这种回答正中父亲下怀。
“费利斯,”父亲又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妈.尼泊尔在哪里。”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地图上找尼泊尔。
费利斯当时只是孩子,一点也觉察不出这种教育.的妙处。他只是迫不及待地想走出屋外,去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如今回想起来,他才明白父亲给他的是一种多.么生动有趣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全家人共同学习一起长进。
费利斯进大学.后不久,便决定以教学为终身事业。在求学时期,他曾追随几位全国最著名的教育家学习。最后,他完成大学教育,具备了丰富的理论与技能,但令他感到非常有趣的,是发现那些教授教导他的,正是父亲早就知道的东西——不断学习的价值。
当你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要比吃饭娱乐的时间多得多时,你就离成功近了很多。反之,你就只能对它遥遥相望了。
第11次敲门
耐心与恒心总会给人最扎实的代价。
——爱因斯坦
瑞德公司的面试通知,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克里弗德焦急期待的心。面试那天,克里弗德精心地梳洗打扮了一番,又换了一条新领带,以祝福自己好运。上午10点钟,他走进了瑞德公司人力资源部。
等秘书小姐向经理通报后,克里弗德静了静心,提着手提包来到经理办公室门前,轻轻地敲了两下门。
“是克里弗德先生吗?”屋里传出问询声。
“经理先生,你好!我是克里弗德。”克里弗德慢慢推开门。
“抱歉,克里弗德先生,你能再敲一次门吗?”端坐在沙发转椅上的经理悠闲地注视着克里弗德,表情有些冷淡。
经理先生的话虽令克里弗德有些疑惑,但他并未多想,关上门,重新敲了两下,然后推门走进去。
“不,克里弗德先生,这次没有第一次好,你能再来一次吗?”经理示意出去重来。克里弗德重新敲门,又一次踏进房间,“先生,这样可以吗?”
“这样说话不好……”
克里弗德又一次走进去:“我是克里弗德,见到你很高兴,经理先生。”
“请别这样。”经理依然淡淡道,“还得再来一次。”
克里弗德又作了一次尝试:“抱歉,打扰你工作了。”
“这回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再来一次会更好,你能再试一次吗?”
当克里弗德第10次退出来时,他内心的喜悦和憧憬已消失殆尽,开始有些恼火,心想,进门打招呼哪有这么多讲究?这哪是招聘面试呀,分明是在刁难戏弄人。
克里弗德生气地转身离开,可刚走几步又停了下来。不行,不能就这样逃开,即使瑞德公司不打算录用,也得听到他们当面说。于是,克里弗德稍稍地舒了一口气,第11次敲响了门。这次,他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热烈欢迎的掌声。克里弗德没有想到,第11次敲门,叩开的竟是一扇成功之门。
原来,瑞德公司此次是打算招聘一名市场调查员。而一名优秀的市场调查员,不仅要具备学识素质,更要具备耐心和毅力等心理素质。这11次敲门和问候就是考查一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题。
生活里的苛责和难堪看上去虽是令人不舒服的遭遇,可是,如果你肯用耐心去化解,用毅力去稀释,用理智去包容,它也许就是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从清扫工开始
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
——弗兰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