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鱼
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
——爱迪生
珀金斯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他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珀金斯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统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
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拖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珀金斯吃惊地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珀金斯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旋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珀金斯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拖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h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珀金斯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统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起渔网向那孩子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被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珀金斯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蛙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此时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蛙鱼已经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紧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自豪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怕他们遇到困难和危险,而是要让孩子学会独自处理问题,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并且尊重他们的人格。
两个家庭
不要太注意家庭的外观及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家庭里特有的,充满了爱、温暖与明朗的气氛。
——卡耐基夫人
汉克斯家和斯托克家住在同一个小镇的同一条街道上,两家有相同的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姐姐、弟弟。
汉克斯一家,即斯托克的姨妈家,是文明家庭的典范,家庭气氛轻松,人人彬彬有礼,连大嗓门说话都没有过;斯托克一家,则通常生活在10分贝的音量中。斯托克的爸爸只要将头伸出窗外,几英里外都能听到他的大嗓门。
两家的差别还不仅仅在嗓门上。套用电影来说,汉克斯家是喜剧《父亲什么都知道》,一派幸福美好,安乐祥和;斯托克家是悲剧《谁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危机重重,家无宁日。
汉克斯家有一只混种狗,从***抱来的,长得平淡无奇,但很恋家,又会取悦主人;斯托克家有两只纯种的毕格尔犬,精力过剩,蹿上蹿下,吠声不断。
冬天,汉克斯家用煤气点燃木材取暖,火势不旺但很温暖;斯托克家差不多用了一整罐汽油点火。斯托克的父亲是在康涅狄格州长大的,那里的冬天才叫天寒地冻,他似乎从没适应得克萨斯州南部温和的冬天,至今仍大声地吩咐他的孩子们:“你们都后!”于是他开始点火,炉火真是烤人,孩子们在房间里都待不住了。
汉克斯家的圣诞树大小适中;斯托克家的圣诞树是枝繁叶茂的云杉,足有10英尺高,直抵二楼的楼梯口,上楼梯时,树枝扫着你的脚踝。
去机场的旅途中更显出两家的差别。汉克斯家去机场从来都是从容不迫,按规定在起飞前90分钟到机场;斯托克家去机场一路上就像在上演《法国贩毒网》中的飞车赛,只听到车内车外责骂声不断。
没错,斯托克一家是感情强烈,这一开始就注定了。斯托克的父亲参加飞行训练时,在学员班的舞会上对斯托克的母亲一见钟情。此后,一封封洋洋洒洒、热情洋溢的情书从北非直抵斯托克的妈妈家中,而斯托克的妈妈总爱编一些其他求婚者的故事捉弄斯托克的爸爸。40年后,在斯托克妈妈的葬礼上,斯托克的爸爸对斯托克说:“**妈,从来都是人堆里最惹眼的一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