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自己发现
如果良机不来,就亲手创造吧。
——欺迈尔斯
1951年夏天,凯蒙斯.威尔逊驾驶一辆大汽车,带着全家老小开往华盛顿特区旅游观光。一路上,美丽的风光使他心旷神怡,可住宿的遭遇却让他十分恼火:客房既小又脏,水暖设备差,洗澡用水不方便,很少见汽车旅馆有餐厅,即使有的话,所供应的食物也太差,收费太高,一家人合住一间客房,每个孩子还要再加收钞票。
“孩子睡在地板上还要加钱,太不应该了。”凯蒙斯对妻子抱怨道:“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汽车旅馆居然一家都没有!”
“都是这样的,在外就将就些吧。”妻子劝慰说。
那一刻,凯蒙斯的眼睛一亮,“汽车旅馆普遍差,这不是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吗?如果我建造一些宾馆式的汽车旅馆,不就能赚大钱吗?”
他兴奋地对太太说:“我打算建造许多新型的汽车旅馆,和父母同住客房的儿童,我决不另外收取宿费。我要做到,人们一看到旅馆招牌,就像到了自己的家。出外度假,我喜欢的旅馆必须舒适和方便,这正是现在汽车旅馆所缺少的。我想,我是极其平常的人,我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会喜欢。”
1952年8月1日,他的第一家假日酒店正式开张营业。
旅馆位于孟菲斯市萨默大街上,是汽车从东进入孟菲斯的主要通道,也是来往美国东西部的一条重要机动车道路。
在路旁,一块18米高的黄绿两.色“假日酒店”的大招牌特别引人注目。到了晚上,招牌上的霓虹灯闪闪发光,更是醒目。汽车无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哪个方向,都能远远地一眼就望到假日酒店的招牌。凯蒙斯花费1.3万美元高价做了这块招牌。这块招牌让无论是**还是小孩子都会联想到这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走进酒店,你会发现服务设施特.别周全:走廊上备有软饮料和制冰机,旅客可以免费取用;客房里的空调让人感到十分凉爽;游泳池里清波荡漾;走几步,就是餐厅,可供全家用餐,菜桌上还有特地为儿童设计的菜单;你住进酒店,工作人员会叫得出你的名字,这让你备感亲切,他们见了你就微笑——这是凯蒙斯要求他们这样做的。他说:“世界上的语言有几百种,但微笑是通用的语言。微笑不需要翻译。”旅客需要服务,马上会有人来,并且决不收取小费;天气好的话,旅客可以在晚饭后出外散步,享受郊外的宁静感觉……而享受这一切,价格绝对便宜:单人房才收4美元,双人房6美元。凯蒙斯规定,和父母一起住的孩子,一概不另收费。
“高级膳宿,中档收费。”凯蒙斯说,“.既不完全是汽车旅馆,也不完全是宾馆,但提供它们两者都有的服务。”
旅客纷纷前来,有的旅客走进酒店,房间已经住满,.服务的先生或小姐会为你和附近的旅馆联系住宿——这又是凯蒙斯发明的服务。
一炮打响,凯蒙斯马上着手建造更多的假日酒店。.他采取特许经营办法,向社会出售特许经营权,从而迅速推动假日酒店在全美各地到处开花……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对电脑还是很陌生的。可凯蒙.斯却在想,如何应用这个新的技术来为酒店服务。他有一种预感,电脑会给酒店带来许多好处。他想,为旅客预订外地假日酒店客房唯一的办法就是打长途电话,长途电话费太贵了。能不能利用电脑,为各地的假日酒店相互之间建立“快车道”呢?他委托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设计安装一套电脑系统,它可以即时找出或预订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家假日酒店的可供投宿的客房,代价是800万美元。
后来,那套电脑.系统设计出来了,并且取得了成功。当时任何别的连锁旅馆都没有这种先进设备,假日酒店一下子拥有了巨大的优势。
机会总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这里面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勤于思考、坚定地实施,以及持之以恒的态度。
成功无定律
一扇看上去开着的门必须符合人的尺寸,不然的话,那扇门就不是上帝为他开的。
——比彻
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从美国西部一个偏僻的山村来到纽约。走在繁华的都市街头,啃着干硬冰冷的面包,他发誓一定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然而,对于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丹尼尔来说,要想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拒绝了他的求职请求。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时,有一天,他接到一家日用品公司让他前往面试的通知。他兴冲冲地前往面试,但是面对主考官有关各种商品的*能和如何使用的提问,他吞吞吐吐一句话也答不出来。说实话,摆在他眼前的许多东西他从未接触过,有的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眼看惟一的机会就要消失,在转身退出主考官办公室的一刹那,丹尼尔有些不甘心地问:“请问阁下,你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主考官彼特微笑着告诉他:“这很简单,我们需要能把仓库里的商品销售出去的人。”
回到住处,丹尼尔回味着主考官的话,他突然有了奇妙的感想:不管哪个地方招聘,其实都是在寻找能够帮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既然如此,何不主动出去,去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想,总有一种帮助是他能够提供的。
不久,在当地一家报纸上,登出了一则颇为奇特的启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谨以我本人人生信用作担保,如果你或者贵公司遇到难处,如果你需要得到帮助,而且我也正好有这样的能力给予帮助,我一定竭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让丹尼尔没有料到的是,这则并不起眼的启事登出后,他接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求助电话和信件。
原本只想找一份适合自己工作的丹尼尔,这时又有了更有趣的发现:老约翰为自己的花猫咪生下小猫照顾不过来而发愁,而凯茜却为自己的宝贝女儿吵着要猫咪找不到买主而着急;北边的一所小学急需大量鲜奶,而东边的一处牧场却奶源过剩……诸如此类的事情一一呈现在他面前。
丹尼尔将这些情况整理分类,一一记录下来,然后毫无保留地告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他,也在一家需要市场推广员的公司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不久,一些得到他帮助的人给他寄来了汇款,以表谢意。
据此,丹尼尔灵机一动,辞了职,注册了自己的信息公司,业务越做越大,他很快成为了纽约年轻的百万富翁之一。
后来,丹尼尔告诫自己的孩子:成功无定律,幸运从来不主动光顾你,要自己去寻找。有时候,给别人帮助的同时,其实也为自己创造了最好的成功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