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吧。”
“谢公主。”
乐灵解开面纱,微笑道:“袁护卫,这么多年来,辛苦你了。请坐。”
袁贵规矩的在旁边的座位上侧着身子坐下,正色道:“公主言重了,如果当初不是娘娘劝阻在下留有用之身以图后事,臣恐怕早已经追随先帝了。”跟着便是长长的叹息。
旁边站着的奶娘突然道:“袁护卫,西楚那边局势如何?”
乐灵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袁贵,显然西楚的局势对今后的计划有着很大的影响。
“西楚现在基本上是乱了套了,派系越来越多。皇帝一派,丞相一派,大将军一派,文官一派,皇室贵族们一派,这派里还有派,显得非常的混乱。如今上面传达下来的政令,到了地方上完全变了味,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过去攻打难李后留下巨大的财政空额全部分派到老百姓的头上,而商人们则轻松很多。
有实力的商贾通过金钱开始买到官职,当上了官。有的抛弃了生意,有的是既当官也做生意。贪污之风实在是越刮越大。”袁贵仔细的将详情说了一遍。
原来,自从安乐王篡谋夺位后,虽然与史大伟保持着亲密合作的态势,可实际早就想对其下手,不断的笼络军方重要,由于他是带兵出身,不大看的起文人,所以将领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史大伟则反其道行之,极力的笼络文官,他很明白现在处理朝政的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因此皇上下达的圣旨到了他那里都大打折扣,搞的是文不对题。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起到威慑安乐王的作用,特意托病不上朝。
他一走,丢下个烂摊子谁也处理不好,被起用的文官大臣无法处理面前的难题,史大伟的势力实在是根深蒂固,很难撼动。这样一来,与史大伟不合的文官自成一派,同进同退,观望着局势的发展,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见解。
跟着以大将军耿力为首的将领也保持中立的态度,部分人回到自己的军营里,耿力也到南方处理攻打南李得到领土后遗留的防务问题,这些人掌握着西楚三分之一的军权。
安乐王是带兵出身,是硬派人物,对于史大伟的威胁他是看在眼里,但并不买他的帐,自己去搞自己的一套,如果史大伟的手上不是有些兵权,恐怕早就动手了。双方都在僵持,一个也没有先出手。
朝廷上这样,到了下面自然是越演越烈,下面的官员如今是明目张胆的贪污、买卖官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乐灵思索着,想从中寻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看来西楚不打自乱了,按说不太可能向大汉背后捅刀子。袁护卫,你是怎么想的?”
袁贵左右看看,小声道:“公主,我的一些部下已经混进西楚的军营,并掌握了一些兵权。西楚北面便是我唐的疆域,我想在西楚搞起动乱,然后率军攻打汉国,取回属于我朝的疆土。”
本以为乐灵会答应,却不料她断然拒绝。
“不,绝对不可以。暂不说能不能取回国土,就是得到国土又怎么样,已经事过快三十年了,那里的百姓恐怕早已经忘却他们曾是我唐的百姓。他们肯不肯臣服是一回事,更关键的是,以我们的实力如何能与伪宁杨纯麾下的四大将军之首的高猛作战,他手上的二十万大军,岂是我们能抵挡的。复国之事已经不可能,不要再提了。”
“公主!”
“还是按照原定计划,看住西楚。力保大汉出战无后顾之忧,现在相……林夕已经准备待发,他现在唯一需要的是如何让自己信任的人控制朝廷政局。从他改诏书改人选的做法来看,应该是用平衡之术互相牵制。本来我看好公主文静,可惜她的身份决定了林夕不能把所有的信任都交给她。
至于那个西楚公主吗,她没有把大汉作为自己现在国家的自觉,在处事上让林夕不放心,甚至是让他失望。以我想,林夕原本计划是将所有的信任都给了她,让她建造属于林夕自己的后方,可惜的是秦公主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也是她的仇恨限制了她的能力。制衡术如今已经是林夕唯一的选择,他现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挑唆太后和长公主的关系,最后形成以太后、长公主、冷公府三足鼎立的态势。
我现在重申一点,复国已经是不合潮流的了,你们也不要再去做那个梦,无论今后哪个会赢取最后的胜利,都不会有让我们复国的事情。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尽快让林夕安心提早出兵,为我们报仇。”
袁贵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奶娘的手势,把话咽了下去。
“臣,遵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