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趁势南下第一节
见关羽这么说,阎圃连忙再拜谢恩:
“谢将军对我主不杀之恩。”
“我的判决没有什么恩德,这个判罚仅取决于他之前的所作所为。”
说罢,阎圃便立刻驾马回去,将情况告诉了张鲁。
张鲁听说关羽已经兵临城下,大惊失色,作为败军之将,能保住脑袋就已经不错了,纵使被剥夺所有爵位,张鲁也只好接受。
他立刻开城向关羽投降,据说开城前,张鲁左右的人建议他把自己保存在仓库中的宝物尽数烧毁,但张鲁却立刻拒绝道:“关公以法治国,我若敢因自己的权力而肆意妄为,恐怕他又会惩罚我。
为了让宝物属于自己而丢掉性命,不值得。”
初平二年(191年)九月,汉中被平定,张鲁被流放,张卫则入朝担任一个闲职,阎圃则拜光禄大夫。
汉中作为通往蜀地的重要军事重镇,必定要由一个信得过的将领来助手,整郡被平定后,关羽任命赵云为汉中太守,接手汉中一带的治理和军事工作。
然而,关羽却并没有离开,而是在打听蜀中的消息。
之前关羽让田丰策动叛乱,以至于任岐,贾龙等以数郡之力反对刘焉,对于关羽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
拿下汉中后,如果任岐的军队还没被消灭,便可与南下夺蜀的关羽军队夹击成都,让刘焉处于进退两难的情况。
但得到的消息并不容乐观,关羽听说任岐和贾龙连战连败,贾龙被杀,任岐率领残兵固守在牂牁,被刘焉击败也是时间问题了。
看来刘焉确实有些本事,比他儿子刘璋高明太多了。
但关羽依旧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便暂时在此休整,没有撤军。
运兵之际,关羽又把随军的参军荀攸叫到了自己在汉中的临时邸宅。
“公达,知道我为何找你吗?”
只见荀攸波澜不惊地说道:“想必主公现在得了汉中,秋收又刚过不久,在想怎么拿益州吧?”
“不愧是你。”关羽笑道。“我听说任岐,贾龙还是敌不过刘焉,连战连退,到了牂牁,若没有外援,被打败是迟早的事。
因为战乱主要发生在蜀南,而我们在北,所以先要的地形还要我们自己想办法。
不过,还是先说说长安的事吧。”
“长安的事?”
只见关羽拿出了一张布帛,上面是贾诩给关羽的信。
“文和他告诉我,他的儿子在朝廷为官,听到我有打益州治刘焉僭越罪的风声,有两个试图发动叛乱,一个试图逃走,都被他逮住了。”
听关羽这么说,连一直不动声色的荀攸也少有地笑出声。
“真是欲盖弥彰,这更说明刘焉在益州有不臣之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