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五节
刘协大惊,他没想到刘备背叛,计划败露,更没想到没过几天何太后竟然直接出面主持废立之事。
当然,这一切都是一场为了行废立之事演出的一场戏。
关羽立刻跪拜何太后道:“太后圣明。”
随后,何太后下正式诏书,认为刘协昏庸无道,废除刘协的帝位,并从天下汉室宗亲中,另选一位皇帝。
紧接着,李傕,郭汜二人便上前直接将刘协拖下了皇帝的位置,这事情他们在董卓那时就做过一次了,十分熟练,之后,刘协被废为安定王。
衣带诏的提出人,也是刘焉曾在朝中安排的党羽庞羲被处死,董承,杨奉两人接受衣带诏,因没有实际行动,关羽决定赦免他们死罪,贬为庶人。
商议之事由刘备亲自主持,刘备主持这件事就是把自己排除在外,表示自己绝无当皇帝的想法,关羽作为当事人也不参与这件事。
当然,就算关羽不参与,基本大家也知道,刘焉那两个还活着的儿子都是没戏的。
至于刘表,虽然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但他到荆州后才娶蔡氏为妻子,生了儿子,现在太小了,而其他宗室中,年轻有为的人也比较少。
最后,曾任兖州刺史的刘岱提出,自己的弟弟刘繇有一子,今年九岁,容姿美好,因战乱,小时生活艰苦,明白事理,年纪轻轻,在族人中就很有名气。
十二月,因刘岱给其弟刘繇的一封信信,刘焉带着儿子刘基来到了朝廷,便让刘基和关羽见面。显然,就算关羽不参加汉室宗亲的选拔,最后刘基能不能当上皇帝,也要关羽拍板。
刘基虽然只有九岁,长得却挺俊俏,让关羽不禁眼睛一亮。
见刘基恭敬地坐在自己面前,关羽便问道:“之前董卓废皇子辩而立刘协,今日我废刘协,很多诸侯谴责我与董卓一样是暴虐之臣,那你认为,我与董卓比如何?”
“在来长安的路上,我看到了关中百姓为今年的收成而举办祭典,感叹朝廷的恩德。将军以法治国,以仁待民,这是将军与董卓的区别。”
“那你觉得你是我,你对内能管好百姓,对外能平定诸侯么?”
“将军以军功成为大将军,才能十倍于我,我比不上将军。”
“那你觉得,为什么才能不及我的你有机会被选上皇帝?”
“高祖用兵不如韩信,计谋不如张良,勇猛不及英布,政略不及萧何,能登上帝位,只因其知人善用而已。”
“那若不论才能,你成为皇帝后,觉得现在大汉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那正是大将军所做的事——除诸侯兵戈以定天下。”
“为什么?”
“诸侯兵戈不息,战乱不止,百姓便无宁日可言。我自生来,家乡附近饱受黄巾战乱,随父亲在淮浦躲避,但军阀混战,眼看又要打到附近了。若天下满是争斗的诸侯,我等又当在哪里生活才好呢?”
听了刘基的回答,关羽也很满意,和刘协不同,刘基知道民间疾苦,看重百姓的生活,因此才想要平定战乱,而不像从宫内长大的刘协那样注重自己帝王的地位。
却只见关羽听完后,缓缓屈身跪倒在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