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涵洗完澡,换好衣服就来到赫一鹤的办公室,里面向妮\葛小娟都在,整个办公室堆满了东西。
赫一鹤一手拿着花名册,正在清点,看样子是中秋节的福利。
“小汪,这么快,赶紧来分月饼!”向妮快活的说道。
“哦!中秋节还有福利?”
汪剑涵看着这几大箱有饼,竟也有幸福的感觉,兴奋的问道。
赫一鹤悠悠说道:“公司统一发的,月饼是公司的慰问,点心是指挥部的慰问,一人一个月饼,两个点心,小汪你说够不够你吃了?”
汪剑涵想都不想就说道:“当然够了,有得吃已经不错了!”
汪剑涵刚参加工作,这应该也算是第一个在单位过的中秋节。
读书那四年在学校里过,那是班里统一组织,大家都会包饺子,一起过,现在一个人,有没有饼其实也不太重要,对汪剑涵来讲只是一个形式罢了,但单位有确实心里也很欣慰。
如此算起来,怪不得这赫一鹤办公室都堆满了,队里连工人至少也有四百多人,一箱五十个饼子,也得九箱,再加上点心,是得有人来帮着清理。
汪剑涵看着满室的月饼道:“先把总数量清点一下,够了再发,不够了再想办法!”
“对头,先把月饼数了,不够了再跟上面说!”
赫一鹤边说边逐一清点着月饼数量,总共大箱九箱,八箱整的,也就四百,剩下一箱零的,汪剑涵与向妮一层一层清点,一共38个,而花名册上全部人员是436个,算起来上面发的时候也给留下两个,看来公司办事人员还是通人情,懂事理的。
点心却是刚刚好,指挥部管着南昆线这么多家单位,数量大,所以报多少也就给多少。
“既然都够的,那就一个工班一个工班的发吧,小汪你按花名册上每个工班的人数把月饼、点心数好,我去叫工班的人来领。”
赫一鹤边说边把花名册递给汪剑涵,汪剑涵接过来说道:“好,你去吧!”
汪剑涵把月饼一箱一箱搬至门口,然后再把零头的让向妮葛小娟给清点补上,再在每个箱子上写上工班名字,人数,等工班的人来了,直接就可以签字领走。
随后工班的陆续到来,有的汪剑涵认识,有的则只是见过不认识,有的则完全陌生,但每个人都很客气,毕竟这也算公司及指挥部的关怀,虽然月饼是老式的大饼,点心也是简单包装比较普通的点心,总价值不了多少,但在工人的心里,却感到满满的诚意。
这些工人大部分跟汪剑涵一样,是南昆铁路开工后新组建四十二队从贵州本地招来,他们也算是第一次在单位过中秋节,而大部分工人原先却是在家务农,感觉完全是两个样的。
说白了大家也都是第一次领月饼,心里都很开心,一个个领完都不忘说声:“谢谢”,也是难得。
差不多也就一个多小时,全部工班的都已领走了,最后只剩队部的了,整个房间刚才还满满的,现在竟已空空,赫一鹤从兜里掏出一包烟,给汪剑涵发了一支,汪剑涵一看,“大鸡”,这烟的名字竟然是这样奇葩,汪剑涵却从来也没有抽过。
赫一鹤也自己掏了一根,汪剑涵赶紧给点上问道:“赫主席,你好像不抽烟的吧,这是那里的好烟?”
“什么好烟,这是吴良义那小子从老家带来的,我也没抽过,来来来,喝杯水,整点好茶给你们喝。”
赫一鹤边吐着烟,边招呼向妮与葛小娟坐着,一边拿了三个纸杯,再从旅行包里拿出一个纸包。
汪剑涵看着他慢慢打开,里面竟还有二纸,最里面有一小堆茶叶,看起来基本都是嫩芽。
汪剑涵学喝茶是在学校的时候,那班里黄姓广东同学,喜欢喝功夫茶,在宿舍里每天晚上几个人都聚在一起喝,喝得时间长了,也就慢慢的学着一些初入门的茶道知识。
看着刚才赫一鹤那般小心的样了,并且茶竟都是芽,应该是种好茶,汪剑涵心想这赫一鹤虽然扣门,这一次总算是大方了一次。
“什么好茶呀!”向妮看赫一鹤在泡茶也好奇的问道。
“信阳毛尖,我们河南的名茶!”赫一鹤很是自豪的说着,眼睛却看着汪剑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