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武堂上课,都被定性为课外活动。
因为武者所占比例终究太少,外加明面上一直强调不要将武者“特殊化”,所以世界通用教学体系中根本不设“武课”。而且,对艺有所成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离开演武堂中双龙学院所辖区域外出历练,这就更倾向“课外活动”的性质了。
萧小侠连着上完三节课,才知道所谓的“课外活动”如此之坑,除了那一点下课休息的时间,全都是在学剑,(说好的如网游一般的演武堂呢?)
但即便心中有气,萧小侠暂时还不愿意搞坏NPC教官对自己的印象,所以他只有苦练,使得远观的罗静怡生出欣喜之情,(看来真是一个“好苗子”?)
罗静怡并不知道萧小侠是个类纯体,只从表面她也看不出来。
学院招收生员虽然有一个门槛,但只要招进来,就不会再刻意区分学生的资质,而入学资料也是保密的。另外,老师不开口询问学生体质如何,是基本的师德,倘若这样问,学生是可以合伙投诉的。为的就是减少有色眼镜。
即便双龙学院这等知名的侠武学院,都不能凌驾于既定教育操守之上,成绩突出的学上可以公开表扬,但绝不能进行带有“差生”标签的划分。如双龙学院的会武比赛,虽有班级排名,但这属于集体范畴,而个人名次只公布前50,更不会去排“倒数”。
规矩就是这样定的,侠武学院尤其不敢触霉头,一旦曝光会被舆论压死的。
倘若武者中有“废物”,那非武者又算什么?
为什么新纪元被命名为侠武纪元,侠,是建立在主流共识基础上的。侠只有程度之分,却永远不会消失,为国是侠,为民也是侠,哪怕“民”仅为个体,做的事又极为简单,依然是行侠。
侠与人紧密相连,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侠”也会随之变化,但这绝不是一味的被冲淡。侠武纪元,彻底将“侠”制度化了,使得“侠”特别对武者而言形成了强大约束力,“侠”的味道又变了。
这样的“侠”看起来少了几分快意恩仇,但正因为有制度的维系,很多时候便无需个人的快意恩仇了。实现“侠”的途径虽然变了,但本质却始终如一。
由于存在种种限制,所以,就算罗静怡再想知道萧小侠究竟有多“好”,不过是多看看而已,但是,体质属于硬性条件,和悟性全无关系,杂质体固然属于武者的底层,却至少不会妨碍到修习基础武功。
恰恰因为简单,因而不会产生明显的区分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会慢慢表现出来。
因此,史梦枚借新生萧小侠嘲弄罗静怡可谓用心险恶,先留一个伏笔,日后就可以到处宣扬,“好苗子”毁在了罗静怡手上。因为,除了用仪器测,或者直接开口问萧小侠,还是无法确定他的体质,自然而然得出罗静怡带不好学生的推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