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以政……”
“……民免而无耻……”
一个黑影静静的站在学堂窗外,听着童音朗朗的读书声,手指轻轻的敲打着身边的绿柳,竟似迷醉其间。
刘庄学堂里,冯先生手中提着戒尺,两眼微闭,双腿迈着不急不徐的方步在孩童间走动。
学堂的一角,一名胖胖的孩童将书本打开支在桌上,小脑袋在书后一耸一耸,似是极其用功诵读书本。冯先生徐步走到跟前,小胖子也不抬头。
“嗯?”冯先生似乎觉得有点儿不对,伸手拿起小胖子的书本。小胖子的脑袋停止了耸动,艰难的抬起头,满脸油光,手中还捧着一只鸡腿。
“刘长智,你在干什么?”冯先生看着他,虎着脸。学堂里的学生们渐渐停止了诵读。
“先……先生,我在……我在体验民间疾苦。”小胖子磕巴了一下。
“哦,何来的体验民间疾苦啊?”
“何来民间疾苦……何来……。哦,先生,这鸡每日早早啼叫,扰人清梦,使人不得安心睡眠。长此以往,人民疲乏,百业不兴,当然是人间之至苦也。而这鸡腿乃鸡疾奔之依仗,所以鸡腿是为当之无愧的民间疾苦。”小胖子摇头晃脑的说,一脸得意洋洋。整个课堂里哄堂大笑。
啪!
冯先生手中的戒尺拍在书桌上。小胖子吓的一哆嗦,脖子一缩,双手迅速藏在背后,不敢吭声。
“你就是这么个体验民间疾苦吗?”
“嗯!”
“刘长智,你爹娘还真没白给你起个‘智’字,聪明的紧呐?”冯先生似笑非笑的看着小胖子。
“谢先生赞赏!”小胖子低声说。
“将今日所学之课文背诵一遍。”冯先生眯上眼睛。
“子曰:道之……之……以政,齐之……以……”小胖子的眼睛努力的往丢在课桌上的书本上瞄,无奈后面字迹被掩,实在看不到了,急的嘴里小声嘟囔:“怎么看不清啊?”
“看不清啊?要不要给你扶好书?”冯先生笑眯眯的问。
“好啊,好啊……呃,不用了。”
“刘长智!”
“是!”
“把今日所学《为政》一段,抄五十遍。明早送来。”
“啊?五十遍?”小胖子刘长智张大了嘴巴。
“嫌少?”冯先生眼睛里射出危险的光芒。
“不少,不少。”刘小胖儿赶忙摇头。
窗外的黑影也不觉莞尔,发出一声轻笑。
冯先生似有所觉,待扭头望去,窗外已空无一人,只有两只雀鸟在嬉闹不已。
……
方山深处的一处小山上野草丛生,一人多高的杂草里不时的发出“沙沙”声。一阵山风吹过,群草伏倒,草丛间露出一个满脸血污的男子正在奋力往山上奔跑,仔细看去,赫然便是发疯了的刘二。
刘二的嘴里血涎已经干涸,衣服胡乱的挂在身上,双手垂在身旁无规则的晃动,打着赤脚,山上锋锐的石头早已将他的足底划的稀烂,血珠不时的滴在地上,他却一无所觉。只知道奋力的向着一个方向,一个不停在心底呼唤着他的方向走着。
走着走着,刘二眼前飞过一只野鸡,随手抓住便塞向血口,吸干鸡血,然后把鸡毛鸡肉鸡骨一股脑嚼碎吞入腹中。嘴里大口的吞咽,脚下却不停步。
↑返回顶部↑